安逸时代的终结:关于奥地利未来的七点论纲
相关资料
[
时间在催逼:我们自身就是被逼迫者。……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告别幻境进入现实。——汉内斯安德罗施
对奥地利状况毫不留情的剖析。——《新苏黎世报》
]
本书特色
[
谁若在“二战”结束时穿过维也纳,看到的会是一个废墟上的城市:饥饿的人群,绝望的面孔,还有废墟中干活的妇女。但检视自1945年以来的历史,奥地利取得的成功令人难以置信:从一个贫困国家上升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然而这样的成功故事并不会自动延续下去:若躺在以往成就的桂冠上 ,后果将十分严重。
本书作者汉内斯安德罗施曾任奥地利前总理兼财政部长,是一位经历过“二战”、冷战以及欧洲一体化与本轮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识之士。奥地利过往的历史,数百年来阻碍其前进的症结,数字革命下教育的重要性,欧洲福利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民粹主义和民粹思潮对欧洲的影响,欧洲认同与国家意识的关系……凡此种种皆成为他在本书中的关键性议题,本书可视为安德罗施对持续改革的纲领性呼吁。
中国与奥地利在国家大小、地理与政治制度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两国历史却有着相似之处。同样历经动荡、内战、贫困与战后经济腾飞,对于中国,奥地利可以提供怎样的经验与教训?能确定的是:安逸时代必将终结,未来需要重新争取。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为改革的“上层”推动、君主时代的遗产、奥地利的邻国: 德国和其他、民粹主义与民粹思潮、数字革命下的教育、如何延续奇迹、欧洲意识与国家自豪7部分。
]
作者简介
[
汉内斯安德罗施,1938年4月出生于维也纳。1963年至1967年任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经济顾问。1970年至1981年任奥地利财政部长,当选时年仅32岁。1976年至1981年任奥地利副总理。1979年任经合组织公使。1980年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主席。1981年至1988年任信贷银行总裁(奥地利当时最大的银行)。1994年至今,任奥特斯科技及系统技术股份公司监事会主席及最大股东。
任奥地利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期间,汉内斯安德罗施一直保持与中国的友好交往。2001年,奥特斯集团投资中国,成为奥地利在华最大的投资项目。2010年,奥地利内阁任命安德罗施担任奥地利2010上海世博会政府总代表,积极促进中奥两国文化经济交流。
在新闻评论和访谈中,安德罗施常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阐述自己的观点。除本书外,著作另有:《2010上海世博会:奥地利与中国》(2010)、《奥地利:过去、现在和未来》(2010)、《汇率掌控和经济危机》(2009)、《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反应》(2009)等。
]
目录
中文版序言引言:一个无法自动延续的成功故事1 改革的“上层”推动2 君主时代的遗产3 奥地利的邻国:德国和其他4 民粹主义与民粹思潮5 数字革命下的教育6 如何延续奇迹7 欧洲意识与国家自豪译后记
封面
书名:安逸时代的终结:关于奥地利未来的七点论纲
作者:(奥)汉内斯·安德罗施
页数:158
定价:¥39.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100107594
PDF电子书大小:9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安逸时代的终结:关于奥地利未来的七点论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