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知沉沦的编年史:马克.里拉(搁浅的心灵)评述
本书特色
[
本书作者林国华是国内知名西方政治哲学学者,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攻读西方古典政治学、法哲学、国际法理论。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国图志系列丛书”主创。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一书原是与马克·里拉有着多年师友之谊的政治哲学学者林国华应里拉之邀为《搁浅的心灵》中文版所作之序。林国华在与里拉一章一章的思想对勘中将对灵知主义的解释发展出了一个独立的系统,交出了一部约10万字的长序,比里拉的正文还要多两万字。它已然与马克·里拉的互文关系,开辟出独具一格的思想史脉络。 作为一种“心灵结构”的灵知主义(Gnosticism)始终参与并深刻影响着西方思想史的进程,西方学界也早有学者对其进行过专门研究和阐释,但在国内学界,灵知主义受到的关注并不多。在《灵知沉沦的编年史》一书中,林国华将灵知主义视为现代反动精神的核心,并从这一独特进路对《搁浅的心灵》中涉及的思想家们——陶伯斯、巴迪欧、罗森茨威格、沃格林、施特劳斯的思想进行了深入且富有卓见的考察。 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林国华还勾勒出了一幅以希腊理性传统、犹太律法传统和基督教福音传统为骨干的欧洲“正典”秩序与作为“异端负典”出现的灵知传统在西方思想史上进行复杂互动的图景。阅读此书,也能够使我们对西方思想史有一个更加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把握。
]
内容简介
[
《灵知沉沦的编年史》堪称《搁浅的心灵》的姊妹篇,它既是紧紧围绕《搁浅的心灵》展开的评述,又有自成一体的思想线索。
本书首先从灵知传统及其很深刻的——马西昂的学说入手,为马克·里拉针对现代反动的思考引入了一幕参照背景。无论是对以陶伯斯和巴迪欧为代表的、从保罗教义中寻找灵感和支援的神学激进主义叙事的考察里,还是对以沃格林、罗森茨威格、施特劳斯为代表的激进反动派的思考轨迹的再分析中,林国华与里拉都构成了持续的思想对勘。与此同时,本书自身也形成了清晰贯通的脉络。林国华以灵知传统及其演变为线索,为我们展现了犹太议题在反动理念中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古代灵知派的“拯救论”如何参与现代思想史,激进左派和激进右派又何以会在反动事业上产生交集。透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理性传统、犹太律法传统和基督教福音传统为骨干的欧洲“正典”秩序与作为“异端负典”出现的灵知传统在西方思想目前的复杂互动与缠斗。
]
作者简介
[
林国华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精通英语、 法语、德语、拉丁语,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攻读西方古典政治学、法哲学、国际法理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国图志系列丛书”主创。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西方政治哲学史、圣经史、罗马史、国际法古典理论等。主要著作有《在灵泊深处》《诗歌与历史:政治哲学的古典风格》《古典的立法诗:政治哲学主题研究》等。
]
目录
序一、缘起二、莱米布拉格的启示三、灵知传统四、马西昂五、再论灵知传统(兼论近代天命)六、再论马西昂(爱与正义的分裂)七、关于“消极自由”的插话八、拉的学术进路:灵知沉沦的编年史九、积极的负典(陶伯斯、巴迪欧)十、封闭的正典(赫尔曼柯恩、罗森茨威格)十一、无情的正典守护者(沃格林)十二、冷漠的正典(施特劳斯)结语:“Once upon a Time”附录:关于希腊悲剧、灵知暴君、霍布斯与自由主义等议题的对话后记
封面
书名:灵知沉沦的编年史:马克.里拉(搁浅的心灵)评述
作者:林国华
页数:240
定价:¥55.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9-09-01
ISBN:9787100171977
PDF电子书大小:7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灵知沉沦的编年史:马克.里拉(搁浅的心灵)评述》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