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戏曲表演美学形态论
本书特色
[
池浚著的《梅兰芳戏曲表演美学形态论》是一部从美学层面研究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的专著,具有紧迫性。本书是一部鲜明开展“梅学”理论研究的专著,具有前沿性。梅派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美学精神的体现,“梅学”是国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研究梅兰芳舞台表演艺术核心部分的专著,具有稀缺性。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作者对梅兰芳戏曲表演美学研究“三论”中“形态论”、“范畴论”、“辩证论”三部理论专著中之一种。全书分为“前言”、“绪论”、“梅兰芳与梅派艺术”、“梅之演剧”、“梅之戏文”、“梅之歌声”、“梅之舞容”、“梅之舞美”、“梅之传播”、“梅之局限”、“余论”、“后记”、“参考文献”等部分,对梅兰芳表演艺术中的诸多形态和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论述,结构较为完整严谨,内容丰富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
作者简介
[
池浚,故宫博物院宫廷戏曲研究博士后,中央戏剧学院东方戏剧博士,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表导演理论硕士,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
国家京剧院二级编剧,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授课专家。
曾任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新年戏曲晚会”“新年京剧晚会”演出总监、编导,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戏曲编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戏曲大会”题库专家、“梨园传奇”策划、“非常纪录”主讲嘉宾。
编导创作京剧《梅兰霓裳》《梅兰芳华》《徐母传》、徽剧《徽班》、舞台剧《遇见》、琴剧《听琴》等。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昆曲艺术大典》《古本琵琶记汇编》等。在各类书刊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评论近百篇。
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语金曲奖”,入选中国京剧艺术节、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等。获国家出版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
目录
序一 氍毹魅影戏理精魂序二 炼艺术之魂传流派之道序三 回归本体阔视东方前言 梅兰芳表演体系与“梅学”研究Preface慨论**章 梅韵芳华,兰质留香一梅派艺术**节 梅兰芳的艺术人生一、祖师爷没赏饭吃——早年学艺二、敢情是兰芳在那儿做身段呢——《汾河湾》结缘齐如山三、让我这位老弟也压一次台——首次赴沪压台戏《穆柯寨》四、一双眼睛,就像他自己——《天女散花》与徐悲鸿五、简直是姬别霸王——《霸王别姬》与杨小楼六、水雾笼罩着的峰峦——《洛神》与泰戈尔七、这是哪里说起——“四大名旦”《四五花洞》八、醒眼看醉人,看得更清楚——修改《贵妃醉酒》九、我不挂帅谁挂帅——排演《穆桂英挂帅》第二节 梅派艺术的形成一、在京剧鼎盛期脱颖而出二、创立梅派的因素第三节 梅派艺术的风格一、中和之美二、平凡之美三、易学难工第四节 梅兰芳对京剧旦角表演的贡献一、花衫二、唱三、念四、做五、打六、舞蹈七、装扮八、人物刻画第五节 “移步不换形”的改革一、思想内容改革二、表演形式改革第二章 装谁像准,化进化出一梅之演剧第三章 苔枝缀玉,文心诗意一梅之编导第四章 音堂相聚,声情并茂——梅之歌声第五章 若即若离,立象尽意——-梅之舞容第六章 书韵画意,以景显情一梅之舞美第七章 纯正内容,通达方式——梅之传播第八章 摇摆前进,白玉微瑕一梅之局限
封面
书名:梅兰芳戏曲表演美学形态论
作者:池浚
页数:360
定价:¥99.0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1
ISBN:9787104047384
PDF电子书大小:10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梅兰芳戏曲表演美学形态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