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事件回忆
本书特色
[
本书主要着眼于对“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爱国游行”这一事件进行“事实描述”(这就决定了,a不收除游行之外的思想文化、罢工罢市等其他材料;b不收录北京之外的全国各地五四情形)的“稀见材料”(与已有的相关材料“绝不重复”)进行收集整理。这部书基本内容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其一、“台湾地区”材料。居留台湾的“五四青年”的五四事件回忆。其二、“民国时期”材料。民国报刊档案中的五四事件叙述。
]
内容简介
[
“五四运动”之名自然得自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为反对日本强占我山东权益的爱国游行。然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五四运动”的范围和意义要远大于此。
这突出地表现在长期以来我们把“五四”数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游行”紧密地捆绑在一起。1931年,罗家伦在口述五四运动时,就从蔡元培掌校时期的北大所引领的“新文化运动”谈起,称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思想变化的结果”。后来罗家伦又深切地指出:“五四运动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新文化运动也广泛地澎湃地由五四运动而扩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贯的精神,就是要使中国现代化。”1949年,俞平伯说了类似的意思,他说:“民国八年的五月四日,这个青年学生的运动,从表面上看,因为抗争辱国的外交以直接行动打击北府的官僚们,是政治性的,但它的根底却非常广泛,是社会家庭的改革,文化的鼎新,思想的解放等,……简直可以说包罗万象,不过在尖端上作一个政治性的爆发而已。”
今天我们所说的“五四运动”不再只是指1919年5月4日的爱国运动,而是如罗家伦、俞平伯所说的那样,是包含了此前此后的思想革命、文化反省、社会变革、政治改良、经济自立等内容在内的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
作者简介
[
陈占彪,文学博士,文化研究博士后。现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从事思想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知识分子问题、当代思想文化。
]
目录
前言 退到“五四”的原点和会秘辛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上)/顾维钧 巴黎和会的历史真相(下)/顾维钧 巴黎中国留学生及工人反对对德和约签字的经过/李宗侗 青岛交涉失败史/涵庐 陆徵祥谈和会/罗光 和会中的山东问题/重光葵 中日专使对记者的谈话/王正廷伍朝枢西园寺侯爵现场存真 自疆轩五四日记/陈其樵 五四家书/冯克书 吴炳湘致王怀庆密电/吴炳湘 陆军部驻署宪兵排长白歧昌呈文/白歧昌 一周中北京的公民大活动/亿万 补记北京学界示威以前筹备之情形/《救国日报》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展报》 学生界事件昨闻/《晨报》 国耻纪念日之国民大会/《晨报》 被捕学生全体释放/《晨报》 纪事/《英文沪报》亲历者忆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杨亮功口述秦贤次笔录 从“五四”到“六三”/陶希圣 北京学界之奋兴/大中华国民 巴黎和会失败拒签约,五四运动终身受冤诬/曹汝霖 我所参与的五四运动/罗家伦回述马星野整理 “五四运动”何以爆发于民八之五月四日?/叶景莘 我所知道的五四运动/梁敬□ “五四”的回忆与平议/田炯锦 我所记得的五四运动/王抚洲 五四运动之回顾/朱一鹗 五四运动之经过及其意义/陆懋德 五四运动之回忆/景学铸 “五四”之日/王统照 芮恩施对于五四运动的观感及其辞职的理由/姚崧龄 五四运动当时的情形/朱谦之 五四运动之真相/陈友生 对“五四”的回忆和感想/毛子水 火烧曹公馆/陶希圣口述丘彦明笔录 五四运动的经过/汪崇屏 “我没有一种很激昂的情绪”/梁漱溟口述艾恺访问 我看五四/梁实秋 一九一九年访问北京/司徒雷登 从“五四”到“六三”/罗章龙 许德珩先生讲演词/许德珩 傅孟真先生与五四运动/傅乐成日本五四 八年“五七”之巷战/王拱壁 留日学生之继起/大中华国民 “五七”大闹东京/龚德柏 驻日代办庄瑕珂致政府电文/庄璩珂五四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之五四/蔡东藩 五四历史演义/蔷薇园主编订 卖国奴之日记/周瘦鹃 白旗子/程生 新时代的男女/汪静之 shantung/witter by告日人书 北京学生告日本国民书 全国学生联合会致日本黎明会书 张继何天炯戴传贤告日本国民书 林长民告日人书 日本人听者/李大钊 敬告日本国民/只眼 中日真正的亲善/舍我附录 附录一 “五四事件回忆”其他篇目 附录二 细说五四/陈占彪后记 当初的觉悟与今日的应对
封面
书名:五四事件回忆
作者:陈占彪
页数:587
定价:¥59.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08049568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五四事件回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