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知识人:历程与图谱
本书特色
[
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
“民国知识人:历程与图谱”
演讲人:叶文心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系教授、东亚研究所所长
**讲 “废了科举以后”
2011年10月12日 下午3:30-5:3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室
主持:章清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制度。这项宣布虽然酝酿已久,来的并不意外,但是仍然截
断了千年来士子们“学优则仕”的通衢大道。 没有科举制度的约制,民国时期的学制五
花八门,所谓“读书人”的内涵也大大改变。有的学门得到崇敬,有的学门相对式微,
在不同时空之下有不同显现。
第二讲:“踏出乡关”
2011年10月14日 下午3:00-5: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室
主持:金光耀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民国时期的新式学制讲究精通外语,掌握理工科技。多半的村塾与县学提供不了相关的
师资与学习条件,乡镇里的英才不得不走上离乡就学的道路,许多少年在母亲的泪眼中
踏上征途。省会大城的思潮往往跟乡下相左,乡镇精英学成之余常常隔断了自己回乡的
道路。
第三讲:“进城”
2011年10月17日下午3:00-5: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3室
主持:姜义华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
大都会的生活对许多青年人来说并不写意,上海尤其突出。新式出版物图文并茂地描述
理想家庭与物质生活,然而都会空间层次分明,知识的取得未必保证上升的道路。进城
是许多内地精英的期待,城市生活也是许多失望的开端。
第四讲:“文明场域”
2011年10月19日下午3:00-5: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801室
主持:葛兆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史研究院院长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器物不断传进中国,其中印刷机以及照相机在上海得到广泛应用,这
些传播科技的产业化大大地改变了都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讯息互动。我们谈新知的传播以
及国家民族共同意识的凝聚,不能不谈广告与宣传、口号与传单、教科书与公众仪式,
以及手稿善本的消亡。
]
作者简介
[
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84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从1994年到2000年曾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从2007到2012任该校首位华裔并女性东亚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着重研究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和社会史,在国际汉学界很有影响。
]
封面
书名:民国知识人:历程与图谱
作者:叶文心
页数:152
定价:¥3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08053060
PDF电子书大小:1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民国知识人:历程与图谱》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