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

节选

[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内容简介: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在很长时期内也是大豆和豆粕的净出口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转变为大豆和大豆产品的净进口国,进口量呈现持续增长、愈演愈烈的态势。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4255.2万吨,较2008年增加511.6万吨,增幅为13.67%;较2007年增加1173.1万吨,增幅高达38.1%;是2004年的2.1倍,连续第五年创下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历史*高纪录。由于跨国粮商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并且实际掌握着我国60%的大豆加工能力,导致我国作为世界*大的大豆进口国却没有大豆定价权,从而使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年来进口大豆的价格变化剧烈,不但增加了我国大豆产业稳定发展的风险,而且严重冲击了我国的大豆生产,使大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锐减,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大豆产业受制于人的状况。因此,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豆产量对于保护2000万豆农的切身利益、合理调控大豆进口、维护大豆产业安全、进而保持物价稳定至关重要。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扩大,要实现我国大豆稳产增产目标根本还在于加快大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基于此,对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相关资料

[

插图: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为后面的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提供参考。第六部分是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在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从黑龙江省巴彦县和拜泉县各选取四个样本村进行农户抽样调查,分析不同地区农户技术采用来源渠道、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差异。第七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首先对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定,分析影响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因素,然后对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大豆主产省的大豆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第八部分是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别以国家科技人户工程和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政府农业推广组织的技术供给创新模式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模式,得出促进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启示。第九部分是对策建议。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1.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经济学研究最基本的两种分析方法,前者重在从理论上说明经济活动应当以何种状态存在以及如何运行,回答“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后者则通过描述经济活动的具体存在、运行状况揭示事物本质,回答“是什么”的经济学分析问题。本书在分析大豆生产技术需求和供给行为、农户大豆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等过程中,有机地将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规范分析从理论上阐述大豆生产技术存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

本书特色

[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黑龙江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础重点项目资助。

]

作者简介

[

崔宁波,1980年5月生,200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近年来在《商业研究》、《学术交流》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研究6项。郭翔宇,1965年生。经济学博士、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副会长、省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和全国青联委员、省青联常委、省社科联委员、省科顾委宏观经济专家组成员等社会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工作以来,发表论文l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等课题16项;科研成果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并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

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本书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2 大豆生产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 农业技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2.2 大豆生产技术概念界定与类型2.3 大豆生产技术的经济学特性2.4 大豆生产技术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作用2.5 理论基础2.6 小结3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比较3.1 美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3.2 巴西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3.3 阿根廷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分析3.4 国外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比较分析3.5 国外大豆牛产技术席用对我国的启示3.6 小结4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分析——以黑龙江为例4.1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现状分析4.2 调查点基本概况与调查问卷的设计4.3 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分析4.4 农户技术需求的实证分析4.5 农户大豆技术需求影响程度分析4.6 小结5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的供给分析5.1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特性及供给主体选择分析5.2 农业技术供给主体的概述5.3 农业生产技术供给形式分析5.4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的状况分析5.5 小结6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行为分析6.1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情况6.2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经济分析6.3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6.4 大豆农户技术采用的实证分析6.5 小结7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7.1 我国大豆投入产出变化状况分析7.2 我国大豆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7.3 我国大豆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7.4 小结8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8.1 国家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技术供给模式的案例分析8.2 绥化市北林区大豆兴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的农业技术供给模式的案例分析8.3 小结9 促进中国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9.1 整合大豆科研资源,加快推进大豆生产技术进步9.2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大豆生产技术供给效率9.3 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9.4 强化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促进大豆农户生产技术采用9.5 为推动我国大豆生产发展营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9.6 小结10 结论10.1 理论研究10.2 实证研究10.3 对策建议附录 大豆生产技术应用的研究农户调查问卷参考文献

封面

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

书名: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

作者:崔宁波

页数:262页

定价:¥25.0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109146563

PDF电子书大小:1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我国大豆生产技术及应用的经济分析》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