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
本书特色
[
《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共分11章,其内容来自于大量的教学、会议、研究工作,以及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学术和工业界就如何实现电网的现代化而进行的研讨。第1章介绍了智能电网架构设计;第2章介绍了智能电网通信与测量技术;第3~5章介绍了智能电网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分析工具;第6章讨论了设计智能电网的途径;第7章介绍了与智能电网相关的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第8章介绍智能电网的互操作、标准与信息安全;第9章内容为针对智能电网的研究、教育与培训;第10章介绍了智能电网案例研究与试验平台;第11章简要介绍智能电网特性和面临的挑战。《国际电气工程先进技术译丛·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适合从事智能电网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
]
目录
前言第1章 智能电网架构设计1.1 概述1.2 现有电网和智能电网的比较1.3 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2007):智能电网实施依据1.4 计算智能1.5 电力系统改进1.6 通信与标准1.7 试验平台1.8 本书结构1.9 智能电网各市场驱动力概览1.10 各利益相关方的角色与职能1.10.1 电力公司1.10.2 政府实验室与示范项目1.10.3 电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pserc)1.10.4 研究机构1.10.5 技术公司、销售商与制造厂1.11 基于性能评价的智能电网工作定义1.12 典型架构1.13 智能电网各构成组件的功能1.13.1 智能设备接口组件1.13.2 储能组件1.13.3 输电子系统组件1.13.4 监视与控制技术组件1.13.5 智能配电网子系统组件1.13.6 需求侧管理组件1.14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2章 智能电网通信与测量技术2.1 通信与测量2.2 监视、pmu、智能电表与测量技术2.2.1 广域测量系统(wams)2.2.2 相量测量单元(pmu)2.2.3 智能电表2.2.4 智能家电2.2.5 高级量测体系(ami)2.3 gis与谷歌地图工具2.4 多代理系统(mas)技术2.4.1 用于智能电网的多代理系统2.4.2 多代理系统示例2.4.3 多代理技术2.5 微电网与智能电网的比2.6 小结参考文献第3章 用于智能电网设计的性能分析工具3.1 潮流计算研究概述3.2 智能电网中潮流计算的挑战以及现有方法的不足3.3 潮流计算研究现状:经典与扩展的方程与算法3.3.1 高斯·赛德尔方法3.3.2 牛顿·拉夫逊方法3.3.3 快速解耦方法3.3.4 配电网潮流方法3.4 阻塞管理效果3.5 用于智能电网设计的潮流计算3.6 随机动态*优潮流(dsopf)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3.7 静态安全评估(ssa)和预想事故分析3.8 预想事故及其分类3.8.1 稳态预想事故分析3.8.2 性能指标3.8.3 灵敏度分析方法3.9 智能电网预想事故研究3.10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4章 智能电网稳定性分析工具4.1 电网稳定性概述4.2 现有电压稳定性分析工具的优点与不足4.3 电压稳定性评估4.3.1 电压稳定与电压崩溃4.3.2 电压稳定分类4.3.3 静态稳定性(ⅰ型不稳定)4.3.4 动态稳定性(ⅱ型不稳定)4.3.5 动态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分析技术4.4 电压稳定性评估技术4.5 电压稳定性指标4.6 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中的分析技术4.6.1 用于检测电压崩溃点的直接法4.6.2 非直接法(连续方法4.7 电压稳定性的应用与实施示例4.8 通过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实现稳定性约束优化4.9 功角稳定性4.9.1 暂态稳定性4.9.2 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9.3 稳定区域的边界4.9.4 主导uep搜索算法4.9.5 智能电网dsa设计中的过程变化4.10 状态估计4.10.1 加权*小二乘法估计的数学公式4.10.2 坏数据的检测和辨识4.10.3 预估计分析4.10.4 后估计分析4.10.5 鲁棒状态估计4.10.6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状态估计4.10.7 实时网络建模4.10.8 智能电网中状态估计实施方法4.10.9 动态状态估计4.10.10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5章 用于智能电网设计的计算工具5.1 计算工具5.2 决策支持工具(ds)5.3 优化技术5.4 经典优化方法5.4.1 线性规划5.4.2 非线性规划5.4.3 整数规划5.4.4 动态规划5.4.5 随机规划与机会约束规划(ccp)5.5 启发式优化5.5.1 人工神经元网络(ann)5.5.2 专家系统(es)5.6 进化计算技术5.6.1 遗传算法(ga)5.6.2 粒子群优化(pso)5.6.3 蚁群优化5.7 自适应动态规划技术5.8 pareto方法5.9 混合优化技术及智能电网应用5.10 计算挑战5.11 小结参考文献第6章 智能电网设计的路径6.1 引言6.2 智能电网发展的障碍和解决方案6.3 基于先进的优化和控制技术的智能电网设计路径6.4 一般层次的自动化6.4.1 可靠性6.4.2 稳定性6.4.3 经济调度6.4.4 机组组合6.4.5 安全性分析6.5 输电层次中智能电网的大型电力系统自动化6.5.1 故障和稳定性诊断6.5.2 无功功率控制6.6 配电系统自动化需求6.6.1 电压无功功率控制6.6.2 电能质量6.6.3 网络重构6.6.4 需求侧管理6.6.5 分布式发电控制6.7 智能电网的终端用户/家用电器层次6.8 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方法的应用6.9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7章 可再生能源与储能7.1 可再生能源7.2 智能电网中可利用的可持续能源7.2.1 太阳能7.2.2 太阳能发电技术7.2.3 光伏系统建模7.2.4 风电机组系统7.2.5 生物质?生物能7.2.6 小型与微型水电7.2.7 燃料电池7.2.8 地源热泵7.3 可持续能源利用中的渗透率与波动性问题7.4 需求响应问题7.5 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7.6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7.7 环境影响7.7.1 气候变化7.7.2 气候变化的影响7.8 储能技术7.9 税收抵免7.10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8章 互操作、标准与信息安全8.1 引言8.2 互操作性8.2.1 互操作性发展现状8.2.2 互操作性的益处与挑战8.2.3 智能电网环境下的互操作模型8.2.4 智能电网通信网络的互操作性8.2.5 互操作性和电网的控制8.3 标准8.4 智能电网信息安全8.4.1 信息安全发展现状8.4.2 信息安全风险8.4.3 高级量测体系中的信息安全考虑8.4.4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的途径8.5 信息安全以及用户可采取的防御措施8.6 小结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第9章 智能电网的研究、教育和培训9.1 引言9.2 智能电网的研究领域9.3 智能电网的研究活动9.4 跨学科的研究活动9.5 智能电网教育9.5.1 模块1:引言9.5.2 模块2:体系结构9.5.3 模块3:功能9.5.4 模块4:工具和技术9.5.5 模块5:设计途径9.5.6 模块6:可再生能源技术9.5.7 模块7:通信技术9.5.8 模块8:标准、互操作和信息安全9.5.9 模块9:案例研究和试验平台9.6 培训和职业发展9.7 小结参考文献第10章 智能电网的案例研究和试验平台10.1 引言10.2 示范工程10.3 高级计量10.4 含可再生能源的微网10.5 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问题10.6 用于配网自动化*优网络重构的自适应动态规划10.7 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案例研10.7.1 智能电网行动描述10.7.2 智能电网应用的实施方法10.8 试验平台和评测系统10.9 智能输电的挑战10.10 智能输电的益处10.11 小结参考文献第11章 后记附录 缩略语表
封面
书名: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
作者:莫莫
页数:174
定价:¥58.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11445234
PDF电子书大小:6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智能电网-设计与分析基础》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