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及枢纽

内容简介

[

  《铁路站场及枢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铁道部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七篇,内容包括站场设计技术条件,车站线路连接,平纵断面设计;各类车站(中间站、技术站、客运站、货运站等)的布置图分析;设备数量及通过能力计算;调车驼峰设计原理;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及规划等。  《铁路站场及枢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车站及枢纽设计、运营、科研等人员参考。

]

目录

绪论**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章 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节 线路种类第二节 铁路限界及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第三节 电气化铁路车站内接触网架设第二章 线路连接**节 道岔第二节 线路连接形式第三节 车场第四节 站场咽喉第三章 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节 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规定第二节 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第三节 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计算第四章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节 站坪长度第二节 站场平面第三节 站场纵断面第四节 进出站线路与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第五节 站场路基第六节 站场排水复习思考题第二篇 中间站**章 中间站分布第二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布置图**节 会让站布置图第二节 越行站布置图第三章 有客货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节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第四章 中间站的设备配置**节 车站线路第二节 客货运业务设备第三节 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第五章 中间站的改建复习思考题第三篇 技术站**章 概述**节 技术站分布及分类第二节 技术站作业及设备第二章 布置图分析及选择**节 作业流程与设备配置第二节 布置图分析方法第三节 区段站布置图分析第四节 编组站布置图分析第五节 技术站布置图的选择第六节 编组站的分阶段发展第三章 车场及线路设计**节 编组站车场中轴线的确定第二节 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第三节 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第四节 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第五节 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第四章 机务和车辆设备**节 机务设备第二节 车辆设备第五章 车站通过能力**节 概述第二节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第三节 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第四节 编组站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五节 编组站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六节 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复习思考题第四篇 调车驼峰**章 驼峰设计基础**节 驼峰的组成及分类第二节 现代化驼峰设备第三节 驼峰溜放钩车运动的基本原理第四节 驼峰调速系统第二章 驼峰平、纵断面设计**节 驼峰溜放部分平面设计第二节 驼峰高度计算第三节 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第四节 峰顶平台及有关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第五节 调车场平、纵断面设计第三章 驼峰调速系统设计**节 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第二节 驼峰间隔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第三节 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第四节 调车场内减速顶设置第四章 驼峰检算**节 检算目的和要求第二节 检算方法第五章 车站改编能力计算**节 驼峰解体能力的计算方法第二节 凋车场尾部牵出线编组能力的计算方法第三节 车站改编能力的确定复习思考题第五篇 客运站**章 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布置图**节 概述第二节 客运站的作业及设备第三节 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第四节 客运站布置图第五节 旅客乘降所第二章 客运设备**节 客运线路第二节 旅客站房第三节 旅客站台及跨线设备第四节 车站广场第三章 客车整备所**节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及其方式第二节 客车整备所的设备及布置图第四章 高速铁路客运站**节 概述第二节 高速铁路的车站布置图第三节 高速站与既有站合并设置第四节 高速客运站举例第五节 动车段(所、场)第五章 客运站通过能力**节 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第二节 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复习思考题第六篇 货运站**章 综合性货运站**节 货运站的作业与设备第二节 货运站布置图第三节 货场第四节 货运设备能力计算第二章 集装箱办理站**节 集装箱办理站的分类、作业及设备第二节 集装箱办理站的平面布置第三节 集装箱场第四节 集装箱场设备能力计算第三章 换装站**节 换装站分类、作业及设备第二节 换装站布置图第四章 工业站、港湾站**节 概述第二节 路企交接方式及工业站、港湾站设置方案第三节 工业站、港湾站布置图第五章 重载运输装卸站**节 重载运输车站分类、作业与设备第二节 重载列车装卸站布置图第六章 轮渡站**节 轮渡站的作业与设备第二节 轮渡站布置图复习思考题第七篇 铁路枢纽**章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节 概述第二节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第三节 铁路枢纽布置图形第二章 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配置**节 铁路枢纽内编组站配置第二节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配置第三节 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和货场配置第四节 铁路枢纽内机务和车辆设备配置第三章 铁路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节 枢纽引入线第二节 枢纽联络线和迂回线第三节 枢纽环线和直径线第四节 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布置第四章 铁路枢纽总体规划**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规划的配合第二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第三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自然条件的配合第五章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节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第六章 车站及枢纽设计方案比选**节 方案比选目的及一般原则第二节 工程费和运营费的计算第三节 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复习思考题附录附录一 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附录二 铁路线间距附录三 常用道岔的主要尺寸附录四 辙叉倍角圆曲线附录五 不同线间距离的斜边直边长度附录六 反向曲线计算公式及资料附录七 缩短线路终端连接计算公式及资料附录八 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附录九 信号机至道岔中心距离附录十 新建车站站内线路*小曲线半径附录十一 新建车站站内坡度表和相邻坡段*大坡度差附录十二 正线*小曲线半径及圆曲线或夹直线*小长度附录十三 站场平面图例参考文献

封面

铁路站场及枢纽

书名:铁路站场及枢纽

作者:张超等著

页数:398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8-01

ISBN:9787113121693

PDF电子书大小: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铁路站场及枢纽》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