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节选

[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协同作战,作为一个专门的军事术语,虽然已被世界各国的军事理论著述广泛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一、协同作战的定义  战争形态和作战模式是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演变的。正如恩格斯所言“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及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既为战争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资源和高素质人力资源,也提供了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从而对战争形态及其作战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众所周知,冶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刀枪弓箭为兵器的冷兵器战争,火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以火枪火炮为主要作战手段的热兵器战争,内燃机和电力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坦克和飞机等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机械化战争,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导致了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手段的信息化战争,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又将催生智能化战争的出现。  从古至今,战争中的协同配合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冷兵器战争中,主要有手持刀枪的步兵、车兵、骑兵和弓箭兵等几个兵种,其主要作战形式为双方以密集的方阵队形进行战场格斗,协同作战表现为步兵与弓箭兵的协同作战、步兵与骑兵的协同作战。当步兵与弓箭兵协同作战时,弓箭兵担负远距离射杀敌人的任务,步兵担负近距离格斗的任务。在我国古代,作战协同的理念是以“奇”“正”“分”“合”等体现的,其表现形式由*初士兵间的协同配合逐渐向兵种间和部队间的协同配合发展。  协同作战的内涵,是随着战争实践的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热兵器战争中,主要的兵种有步兵、骑兵和炮兵等,其协同作战的规模较大,尤其是在进攻作战中,炮兵担负摧毁敌前沿阵地重型火力的任务,而步兵和骑兵在炮兵的掩护下,担负消灭敌剩余力量和占领阵地责任。在机械化战争中,协同作战又有了更大的发展,既有单一军种的协同作战,又有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如,不仅陆军的步兵、工兵、炮兵、装甲兵需要在作战中进行配合,而且陆军、空军和海军也需要在战场上进行协同,才能*大限度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战和柏林战役等,其兵力规模之大、战场空间之广、军种协同之复杂,都达到机械化战争协同作战的高峰。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军事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其中包括作战理念、作战手段、作战方式等),协同作战向着更高级的作战形式发展。  “协同”一词作为一个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军事术语,我军2011年版《军语》这样解释:“协同是作战协同的简称,是指各种作战力量共同遂行作战任务时,按照统一计划在行动上进行的协调配合。”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协同作战”和“作战协同”两种表述,完全是因人们表述习惯不同而造成的,从两者所代表的含义讲,协同作战和作战协同完全是相同的。协同作战作为重要的军事学术原则,其实质就是各种作战力量为达成总的作战目的,在任务、地点、时间和方法上协调一致的行动。因此,协同战作的意义就在于根据诸军兵种兵力兵器的不同特点和功能,有目的地将各种战斗队形、战役布势、战略集团和所有军兵种的各部队联合起来,在作战时空内*大限度地发挥整体合力、产生*大作战效果,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取得胜利。  ……

]

本书特色

[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共10章,从技术和战术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协同作战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协同作战系统关键技术、协同作战的典型应用、协同作战系统效能评估、未来新型协同作战的运用、协同作战系统模拟仿真等。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可为军队机关参谋、军事院校教员学员、作战部队指战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认识协同作战、运用协同作战、发展协同作战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内容简介

[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共10章,从技术和战术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协同作战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协同作战系统关键技术、协同作战的典型应用、协同作战系统效能评估、未来新型协同作战的运用、协同作战系统模拟仿真等。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可为军队机关参谋、军事院校教员学员、作战部队指战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员及其他感兴趣的读者认识协同作战、运用协同作战、发展协同作战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目录

**章 概述**节 协同作战的基本概念一、协同作战的定义二、协同作战的分类三、协同作战系统第二节 协同作战发展历程一、火器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二、机械化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第三节 信息化战争时期的协同作战及其发展趋势一、一体化协同作战理念二、一体化信息网络三、一体化自主协同方式四、模块化作战编组五、人-机和机-机协同作战第二章 协同作战的体系结构**节 海上协同作战体系结构一、海上协同作战体系结构的特点二、海军信息系统一体化和综合保障一体化三、海上协同作战部队的指挥体制四、海上协同作战三视图第二节 空中协同作战体系结构一、空中协同作战视图二、空中协同作战系统视图三、空中协同作战技术视图第三节 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体系结构一、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视图二、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系统视图三、空海一体化协同作战技术视图第四节 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体系结构一、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视图二、空地一体化协同作战系统视图三、地空一体化协同作战技术视图第五节 防空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结构一、防空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的组成及功能二、反导协同作战体系结构第三章 协同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节 时空基准技术一、时空基准技术的需求分析二、外军时空基准装备现状三、时空基准系统功能和指标性能四、时空基准系统关键技术第二节 军事通信网络技术一、军事通信网络技术概述二、军事通信网的结构三、军事通信网的网络管理四、军事通信网的数据链路第三节 数据融合技术一、数据融合的一般模型二、集中式数据处理算法三、分布式航迹融合四、数据融合误差分析第四节 多平台协同控制技术一、多平台协同制导作战的基本问题分析二、多平台协同制导体制分析……第四章 协同作战系统效能评估第五章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第六章 海上协同作战的运用第七章 空中协同作战的运用第八章 防空反导协同作战的运用第九章 未来新型协同作战的运用第十章 协同作战系统模拟仿真参考文献

封面

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书名: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

作者:张修社

页数:462

定价:¥158.0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0-01

ISBN:9787118120592

PDF电子书大小:10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协同作战系统工程导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