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第4版

内容简介

[

1.《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由国内化工行业知名教授编著,融入编著者多年研究和实际教学工作的心得和经验。
  2.内容包含多个优化系统的案例,对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3.该书可作为一部化工从业人员的通识教材,对化工领域的节能降耗理念和技术会有一定的帮助。

]

作者简介

[

冯霄,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教授,多年从事化工过程的优化与节能,水系统集成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学术任职: (1)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及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2)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中国化工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4)中国化工高教学会常务理事; (5)中国化工节能协会常务理事; (6)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 (7)中国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8)陕西省化工学会能源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目录

第1章总论1.1能源与能源的分类1.1.1能源1.1.2能源的分类1.2化学工业节能的潜力与意义1.2.1我国化学工业的特点1.2.2化学工业节能的潜力1.2.3节能的意义1.3节能的途径1.3.1结构节能1.3.2管理节能1.3.3技术节能参考文献第2章节能的热力学原理2.1基本概念2.1.1热力系统2.1.2平衡状态2.1.3状态参数和状态方程式2.1.4功和热量2.1.5可逆过程2.2能量与热力学**定律2.2.1闭口系统能量衡算式2.2.2稳定流动开口系统能量衡算式2.3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3.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表述2.3.2熵的概念和孤立系统熵增原理2.3.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衡算方程式2.3.4能量和2.4能量的计算2.4.1环境与物系的基准状态2.4.2机械形式能量的2.4.3热量2.4.4封闭系统的2.4.5稳定流动系统的2.4.6化学反应的*大有用功2.4.7气体的扩散2.4.8元素和化合物的化学2.4.9燃料的化学2.5损失和衡算方程式2.5.1损失和衡算方程式2.5.2封闭系统的衡算方程式2.5.3稳定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式2.6装置的效率和损失系数2.6.1效率的一般定义2.6.2效率的不同形式2.7分析的应用实例2.7.1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过程反应热回收分析2.7.2己内酰胺装置蒸汽系统分析与优化2.8节能理论的新进展2.8.1可避免损失与不可避免损失2.8.2热经济学2.8.3有限时间热力学2.8.4积累理论2.8.5能值分析2.8.6综合考虑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的分析符号表参考文献第3章化工单元过程与设备的节能3.1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3.1.1流体流动3.1.2流体机械3.2换热3.2.1换热过程3.2.2设备和管道的保温3.3蒸发3.3.1多效蒸发3.3.2额外蒸汽的引出3.3.3二次蒸汽的再压缩3.3.4冷凝水热量的利用3.4精馏3.4.1预热进料3.4.2塔釜液余热的利用3.4.3塔顶蒸气余热的回收利用3.4.4多效精馏3.4.5热泵精馏3.4.6减小回流比3.4.7增设中间再沸器和中间冷凝器3.4.8多股进料和侧线出料3.4.9热偶精馏3.5干燥3.5.1排气的再循环3.5.2采用换热器的余热回收3.5.3热泵的应用3.5.4其他3.6反应3.6.1化学反应热的有效利用和提供3.6.2反应装置的改进3.6.3催化剂的开发3.6.4反应与其他过程的组合符号表参考文献第4章过程系统节能–夹点技术4.1绪论4.1.1过程系统节能的意义4.1.2夹点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发展4.2夹点的形成及其意义4.2.1温焓图和复合曲线4.2.2夹点的形成4.2.3问题表法4.2.4夹点的意义4.3换热网络设计目标4.3.1能量目标4.3.2换热单元数目目标4.3.3换热网络面积目标4.3.4经济目标4.3.5*优夹点温差的确定4.4换热网络优化设计4.4.1夹点技术设计准则4.4.2初始网络的生成4.4.3热负荷回路的断开与换热单元的合并4.4.4阈值问题4.5换热网络改造综合4.5.1现行换热网络的分析4.5.2换热网络改造综合的设计目标4.5.3换热网络改造步骤4.5.4受网络夹点控制装置的改造分析4.5.5换热网络改造综合实例4.6蒸汽动力系统优化综合4.6.1总复合曲线4.6.2多级公用工程的配置4.6.3热机的设置4.6.4热泵及热泵的设置4.6.5蒸汽动力系统可调节性分析4.7循环水系统的优化4.7.1设计问题中循环水量目标的求解4.7.2改造问题中循环水量目标的求解4.7.3循环水系统中泵网络的优化4.8分离系统优化综合4.8.1精馏系统的热集成4.8.2分离系统在整个过程系统中的合理设置4.8.3不同分离过程的热集成4.9反应器的热集成4.9.1反应器的热集成特性4.9.2反应器的合理设置4.10装置/厂际之间的热联合4.10.1装置/厂际之间热联合的方式4.10.2全厂复合曲线4.10.3通过全厂复合曲线确定装置/厂际热联合能量目标4.10.4通过全厂复合曲线确定装置/厂际热联合改造目标4.10.5装置/厂际间的低温热联合4.11间歇过程的热集成4.11.1间歇过程夹点分析法4.11.2改进的时间温度复合分析模型4.11.3间歇过程换热网络的目标函数4.11.4间歇过程换热网络的设计4.11.5间歇过程工艺物流与公用工程的综合符号表参考文献第5章水系统集成和氢系统优化5.1绪论5.2常用节水方法与用水单元模型5.2.1常用节水方法5.2.2用水单元模型5.2.3负荷浓度图与水极限曲线5.2.4用水单元质量衡算5.3水夹点的形成及其意义5.3.1极限复合曲线5.3.2水夹点的形成及其意义5.3.3问题表法5.4用水网络的超结构及数学模型5.4.1用水网络的超结构5.4.2非线性数学模型5.4.3数学模型的求解5.5水直接回用水网络综合5.5.1用水网络的描述5.5.2*大传质推动力法5.5.3*小匹配数法5.6再生回用与再生循环的水网络5.6.1水的直接回用、再生回用和再生循环5.6.2再生循环5.6.3再生回用5.7具有中间水道的水网络结构及其综合方法5.7.1具有中间水道的水网络结构5.7.2多组分废水直接回用中间水道用水网络设计方法5.8氢系统优化5.8.1*小氢气公用工程用量的计算与分析5.8.2氢气网络的优化匹配原则5.8.3实例分析与计算符号表参考文献附录1龟山吉田环境模型的元素化学附录2主要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摩尔标准化学e0xc 以及温度修正系数

封面

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第4版

书名: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第4版

作者:冯霄

页数:370

定价:¥38.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22234018

PDF电子书大小:4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化工节能原理与技术-第4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