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

本书特色

[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分4篇13章,从能源和能源利用危机的视野入手,讲述了人类利用各种能源的历史,论述了人类现阶段利用太阳能的必然,阐述了太阳能热利用在未来能源中的地位。运用大量篇幅讲述了太阳能热发电专有技术,包括聚光集热与聚光器、日照跟踪技术、接收器(太阳锅炉)、太阳能热储存技术;各类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包括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太阳池热发电和海水温差发电。*后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本次修订在上版图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技术发展内容:包括镜场设计、热发电案例、超低温太阳能发电、半导体热电材料、热声发电、热发电站等,内容更加完整。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阐述概念清晰,可供太阳能利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太阳能热发电的培训教材,同时可以作为新能源领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科普读物。

]

内容简介

[

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全面补充了太阳能热利用及热发电方面的技术,包括热声发电、镜场设计,半导体热电材料,热发电站,热发电案例等。内容新,可参考性强。

2.本书有我国知名院士张耀明领衔编著,本书上版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3.阐述了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内容非常全面,对开拓视野有较好的作用。该书技术全面,也可作为能源利用方面的教材和选修教材。

]

目录

第1篇太阳能时代和太阳能热发电1能源和能源危机0021.1能源的发展0021.1.1火的应用0021.1.2煤炭时代0031.1.3油气开发0031.2石油能源的危机0041.2.1石油的重要性0041.2.2石油的紧缺0051.3能源消费对环境的破坏0061.3.1地球环境的演变0061.3.2人类对地球环境的依存0071.3.3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可能导致的后果0101.3.4臭氧层破坏0101.3.5酸雨0111.3.6热污染0121.3.7生物多样性锐减0131.3.8大气污染引起的健康危害0141.3.9能源开发和运输过程所致的环境效应0141.3.10能源使用的“误区”——现代高能农业0161.3.11废弃物泛滥成灾0171.3.12水资源短缺0171.3.13太多的人口——68亿人的地球0191.4能源危机与中国发展0191.4.1中国人口0191.4.2水资源0201.4.3土地退化0211.4.4中国酸雨状况0211.4.5无处可扔的城市0221.4.6物种减少0231.4.7可持续发展重大阻力0231.5中国采用新能源的紧迫性0262重归太阳能0282.1太阳能的基本知识0282.1.1太阳辐照0282.1.2日地关系0312.2生物质能0322.2.1生物质能状况0322.2.2制约生物质能应用的因素0332.3风能0342.3.1风能状况0342.3.2制约风能应用的因素0352.4水能0362.4.1水能状况0362.4.2制约水能应用的因素0362.5海洋能0372.5.1海洋能状况0372.5.2制约海洋能应用的因素0382.6地热能0382.6.1地热能状况0382.6.2制约地热能应用的因素0392.7天然气水合物0402.7.1天然气水合物状况0412.7.2制约天然气水合物应用的因素0412.8核能0432.8.1核能状况0432.8.2制约核能应用的因素0442.8.3轻核聚变0462.9生态灾难0472.9.1三峡工程的生态影响0492.9.2汶川地震发生的可能原因0492.10重归太阳能0502.10.1美国太阳能计划0522.10.2太阳能聚热发电技术0533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热利用在未来能源中的地位0543.1太阳能热利用简史0543.2我国太阳能资源0583.3太阳能热利用技术0603.3.1太阳能温室的结构类型0603.3.2太阳灶概述0623.4太阳能干燥概述0653.5太阳能海水淡化0663.6太阳能建筑理念0683.7太阳能空调的意义0693.8太阳能热水器0703.9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比较0713.10我国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规划0743.11太阳能热发电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076第2篇太阳能热发电专有技术4聚光集热与聚光器0804.1聚光集热0804.1.1聚光集热概念0804.1.2聚光作用0834.1.3聚光反射材料0834.1.4聚光集热温度0864.1.5太阳能热发电常用的聚光集热技术0874.2聚光器0884.2.1聚光器的演化0884.2.2几类反射镜0904.2.3CPC聚光器0914.2.4聚光器种类0924.2.5透射式聚光器0934.2.6聚光器的现状0944.2.7定日镜0954.2.8槽式反射镜0964.2.9面聚光式聚光器1014.2.10线聚光式聚光器1024.2.11聚光集热器的发展方向1035日照跟踪技术1065.1日照跟踪技术的意义1065.2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1085.2.1对控制系统的要求1085.2.2太阳位置的计算1085.2.3太阳跟踪装置1095.2.4跟踪控制模式1125.2.5开环、闭环、混合控制方式1145.2.6影响聚光跟踪的因素1175.3跟踪装置部分部件1185.3.1传感器1185.3.2光电传感器阵列布置1185.3.3步进电机1205.3.4减速器1215.3.5谐波齿轮减速器1215.3.6跟踪系统在工作过程中的损耗1225.4别具一格的跟踪方式1236接收器(太阳锅炉)1256.1接收器的概念1256.2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1266.2.1太阳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的发展历史1266.2.2光谱选择性吸收薄膜基本原理1276.2.3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概念和组成1286.2.4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基本构造1296.3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分类和性能1296.3.1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分类1296.3.2中高温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性能1306.4有关平板接收器1336.4.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概述1336.4.2索绪尔热箱1346.4.3吸热板和真空管集热器1356.4.4真空管用硼硅玻璃3.3 1416.5直通式金属-玻璃真空集热管1426.5.1真空集热管的特性1426.5.2真空集热管的制造工艺及发展方向1446.6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1456.6.1热管的工作原理1456.6.2中高温热管的制造工艺1476.7中高温接收器1486.7.1中高温接收器概述1486.7.2接收器系统1496.7.3管状集热接收器1516.7.4圆柱接收器1536.7.5直接照射太阳能接收器1536.7.6管式和多孔体结构1577太阳能热储存技术1607.1热储存的意义1607.1.1储热的作用与类型1607.1.2储热与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设计1657.2储热材料分类1677.3显热储热材料1687.3.1显热储热材料的性能要求1687.3.2气体显热储热材料1697.3.3液体显热储热材料1697.3.4固体显热储热材料1717.3.5两种介质储热1727.4相变储热材料1767.4.1相变储热材料性能1767.4.2几类相变储热材料1777.4.3无机盐相变材料1787.4.4金属与合金相变储热材料1807.5太阳能化学反应储存1817.5.1太阳能化学反应储存概述1817.5.2几类具有潜力的化学储热反应1837.6太阳能热制氢1857.6.1太阳能热制氢的意义1857.6.2直接加热法制氢1867.6.3热化学法制氢1877.7跨季节储热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CSHPSS)1887.7.1CSHPSS原理1887.7.2太阳能热的地下储存1897.8储热系统1907.8.1储热装置技术1907.8.2对储热容器的要求1917.8.3储热装置的发展1927.8.4储热罐1937.8.5单罐储热和双罐储热1947.8.6储热罐示例1987.9热交换2007.10热传输202第3篇各类太阳能热发电技术8塔式太阳能热发电2068.1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概述2068.1.1历史与现状2068.1.2塔式太阳能热电站系统2078.1.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特点2088.2塔和塔式电站工作原理2098.2.1塔功能概述2098.2.2太阳能接收器2108.2.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储热2108.2.4塔顶接收器热过程的应用2118.2.5塔式电站工作原理2128.3跟踪系统2168.3.1跟踪方法2168.3.2跟踪控制系统2188.3.3定日镜误差2228.3.4塔式太阳能技术的未来与定日镜的发展2238.4定日镜场2248.4.1定日镜场的设计要求2248.4.2设计思考2258.4.3有关系数2288.4.4镜场设计2288.4.5系统性能的综合分析2308.4.6定日镜场布置2318.5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运行和控制2368.5.1概述2368.5.2定日镜运行控制2378.5.3跟踪控制系统基本情况2388.5.4电站监控系统2398.5.5流量控制示例2408.6国内塔式电站的研制进展2408.6.170k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2408.6.2基本原理与总体思路2418.6.3亚洲首座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项目——北京延庆塔式电站2468.7新型反射塔底式接收器2489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2529.1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简介2529.2装置与系统2549.3碟式发电系统的旋转抛物面聚光器2579.3.1旋转抛物面的聚光2579.3.2聚光装置结构2579.3.3碟式太阳能聚光器跟踪系统2599.4接收器2619.4.1接收器类型2619.4.2热管式真空集热管在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2629.5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2669.5.1斯特林发动机概述2669.5.2斯特林热机工作原理2679.5.3斯特林热机在太阳能发电中的应用2699.5.4斯特林发动机的有关技术和部件2719.6太阳能热声发电2759.7太阳坑2779.8空间站太阳能热发电2789.8.1空间站太阳能热发电的优势2789.8.2空间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热机循环2809.8.3空间电站系统部件技术发展28210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发电28510.1槽式和线性菲涅尔式电站简介28510.1.1槽式技术和线性菲涅尔式技术发展历程28510.1.2槽式聚光集热器的集热效率28710.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聚光集热器28810.2.1集热管28810.2.2聚光器29110.2.3跟踪机构29410.3聚光集热器阵列29510.3.1槽式电站原理29510.3.2镜场设计29610.4聚光器集热工质29810.4.1可以选用的集热工质29810.4.2DSG技术30010.5槽式电站的储热30810.5.1两种储热系统30810.5.2双罐储热运行模式30910.5.3储热形式及储热介质选择31010.5.4储热系统设备31210.5.5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31510.6线性菲涅尔反射式太阳能热电站31610.6.1聚光系统31610.6.2镜场布置32010.6.3发展及应用前景32210.6.4菲涅尔曲面透镜的应用32310.7塔式系统与槽式系统比较32510.7.1两种技术的优缺点32510.7.2两种技术的效率和环境影响32610.7.3对我国槽式和塔式发电技术的一些思考32710.8一种超低温太阳能发电技术32911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太阳能半导体温差发电33411.1概述33411.1.1太阳烟囱发电技术的发展过程33411.1.2太阳烟囱发电技术的优点33511.2太阳烟囱发电原理和进展33611.2.1原理33611.2.2太阳烟囱技术33711.2.3进展34011.3太阳烟囱发电新技术34111.3.1强热发电技术34111.3.2浮动烟囱太阳能热风发电34111.3.3斜坡太阳烟囱发电34111.3.4太阳烟囱发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34211.4太阳烟囱发电展望34411.4.1太阳烟囱的生态环境优势34411.4.2太阳烟囱与超高建筑34511.4.3太阳烟囱与天篷式建筑34611.5其他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简介34711.5.1碱金属热电转换34811.5.2磁流体发电34811.5.3热离子发电35011.5.4半导体温差发电35112太阳池热发电和海水温差发电35812.1太阳池热发电技术简史35812.2太阳池热电站系统35912.2.1电站系统组成35912.2.2太阳池工作原理36012.3太阳池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36112.4太阳池储热能力和效率36212.5太阳池的维护36312.6太阳池热发电技术的展望36412.7海水温差发电技术概述36512.8海水温差发电技术原理36612.8.1循环方式36612.8.2设备36812.8.3主要技术36912.8.4组合利用37012.8.5海水温差能与海洋波浪能结合的技术37012.9海水温差发电技术特点37112.10海水温差技术应用前景37212.11太阳能热水力发电37312.12太阳能热土壤温差发电37312.12.1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ESHPS)37312.12.2有机朗肯循环374第4篇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13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集成整合及未来37813.1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及现状和面临的问题37813.1.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特点及类型与技术的比较37813.1.2单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及面临的问题37913.1.3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的途径38113.2聚焦太阳能热发电(CSP)技术的发展38513.2.1发展趋势38513.2.2当前发展目标38613.2.3中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目标38813.3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39013.3.1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的概念39013.3.2互补系统的形式39113.3.3太阳能-燃气-蒸汽整体联合循环系统39213.4太阳能热的应用39513.4.1太阳热动力水泵、海水淡化39513.4.2太阳能热与火力发电耦合39713.4.3一种太阳能加热站集中供暖系统40013.4.4线性菲涅尔式太阳能热联合循环发电40113.5太阳能热化学复合系统40213.5.1太阳能天然气重整发电40213.5.2太阳能双工质联合循环发电40513.5.3太阳能与其他几类能源的集成40713.6太空太阳能发电41013.6.1太阳塔、太阳碟与太阳盘41013.6.2月球太阳能电站41113.6.3地球太阳能电力网络413参考文献415

封面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

书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

作者:张耀明 邹宁宁

页数:416页

定价:¥128.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1-02

ISBN:9787122349538

PDF电子书大小:8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第二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