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
节选
[
《中国小说史略》:
右所录十五家,梁时已仅存《青史子》一卷,至隋亦佚;惟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唐贞观中,长孙无忌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征,祖述晋荀勖《中经簿》而稍改变,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隶于子。其所著录,《燕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论列则仍袭《汉书.艺文志》(后略称《汉志》):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颁,《诗》美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土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避忌,而职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而观其衣物是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石晋时,刘晌等因韦述旧史作《唐书.经籍志》(后略称《唐志》)则以毋堤等所修之《古今书录》为本,而意主简略,删其小序发明,史官之论述由是不可见。所录小说,与《隋书.经籍志》(后略称《隋志》)亦无甚异,惟删其亡书,而增张华《博物志》十卷,此在《隋志》,本属杂家,至是乃入小说。
宋皇祐中,曾公亮等被命删定旧史,撰志者欧阳修,其《艺文志》(后略称《新唐志》)小说类中,则大增晋至隋时著作,自张华《列异传》、戴祚《甄异传》至吴筠《续齐谐记》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一百五十卷,王延秀《感应传》至侯君素《旌异记》等明因果者九家七十卷,诸书前志本有,皆在史部杂传类,与耆旧高隐孝子良吏列女等传同列,至是始退为小说,而史部遂无鬼神传;又增益唐人著作,如李恕《诫子拾遗》等之垂教诫,刘孝孙《事始》等之数典故,李涪《刊误》等之纠讹谬,陆羽《茶经》等之叙服用,并入此类,例乃愈棼,元修《宋史》,亦无变革,仅增芜杂而已。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十八)以小说繁夥,派别滋多,于是综核大凡,分为六类:
一曰志怪:《搜神》《述异》《宣室》《酉阳》之类是也;
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
一曰杂录:女世说》《语林》《琐言》《因话》之类是也;
一曰丛谈:《容斋》《梦溪》《东谷》《道山》之类是也:
一曰辩订:《鼠璞》《鸡肋》《资暇》《辩疑》之类是也;
一曰箴规:《家训》《世范》《劝善》《省心》之类是也。
清乾隆中,敕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纪昀总其事,于小说别为三派,而所论列则袭旧志。
……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缉琐语也。唐宋而后,作者弥繁,中间诬谩失真,妖妄荧听者,固为不少,然寓劝戒,广见闻,资考证者,亦错出其中。班固称“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宫”,如淳注谓“王者欲知间巷风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
……
]
本书特色
[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先生这部靠深厚积累得来的学术经典,使小说这种文体首次有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于文学的研究者、文学院的学生,乃至于文学写作者,尤其是小说创作者,多读《中国小说史略》,都是大有益处的。书中先生甄选的文摘、包罗的掌故,当做知识读一读,也是大趣味。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鲁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贡献。鲁迅及其创作,已成为一面时代的镜子。鲁迅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
封面
书名:中国小说史略
作者:鲁迅
页数:284
定价:¥35.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201104553
PDF电子书大小:4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小说史略》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