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节选
[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而且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故可以作为一种儒学读本贡献给读者。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华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
]
相关资料
[
一、论“天人合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董仲舒答汉武帝策问时说,他讲的是“天人相与之际”的学问;扬雄说“圣人
]
本书特色
[
《儒学十论及外五篇》是由汤一介所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
内容简介
[
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子斩断。如果我们人为地把中华民族曾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斩断,那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可能了。因此,我们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之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新形势。本书对儒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它不仅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而且注意到它的现实意义,故可以作为一种儒学读本贡献给读者。
]
作者简介
[
汤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会长。著有《郭象与魏晋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在非有非无之间》等及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
目录
代序 我的哲学之路一、论“天人合一”二、论“知行合一”三、论“情景合一”四、论“普遍和谐”五、论“内在超越”六、论“内圣外王”七、论“道始于情”八、论“和而不同”九、论“周易哲学”十、论“儒学复兴”十一、论儒家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十二、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十三、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十四、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南十五、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后记
封面
书名:儒学十论及外五篇
作者:汤一介著
页数:198
定价:¥28.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301150023
PDF电子书大小:15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儒学十论及外五篇》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