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门:第十卷(2009)第二册(总第二十辑)
节选
[
《哲学门(第10卷)(2009)(第2册)(总第20辑)》内容包括:论坛:佛学与中国哲学、 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心与机用——佛教“观心论”的实践意义 、华严宗的孕育新考 、晚明佛学与儒典解经 ——以智旭的《四书蒲益解》为中心、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理论——对《范畴篇》第5章的研究 、宗教能否使人得救?——对斯宾诺莎宗教得救学说的一个探讨 、赋义与理解:齐克果论“信念”——兼论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 、弗雷格的“真”……
]
本书特色
[
《哲学门(第10卷)(2009)(第2册)(总第20辑)》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内容简介
[
本书分论坛、论文、书评、书讯四部分。内容包括: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一心与机用——佛教“观心论”的实践意义;华严宗的孕育新考等。
]
目录
论坛:佛学与中国哲学 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心与机用 ——佛教“观心论”的实践意义 华严宗的孕育新考 晚明佛学与儒典解经 ——以智旭的《四书蒲益解》为中心论文 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理论 ——对《范畴篇》第5章的研究 宗教能否使人得救? ——对斯宾诺莎宗教得救学说的一个探讨 赋义与理解:齐克果论“信念” ——兼论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 弗雷格的“真” 什么样的社会能使人的“个性”得以彰显?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的交往”部分解读 奥斯维辛之后欧洲思想家关于“禁止表象”的思考 基础认知词模态逻辑 道之隐显(上) ——《老子》**章阐微 品墨三味 郭象的政治哲学 刘因“议论之学自传注疏释出”的思想 论怀特海哲学对牟宗三的影响书评 徐刚:《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 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 王中江:《近代中国思维方式演变的趋势》 [韩]崔英辰:《韩国儒学思想研究》 (美]沃格林:《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 谷裕:《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 [法]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书讯 [清]黄宗羲:《黄梨洲文集》 [清]王夫之:《诗广传》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清]戴震:《戴震集》 [德]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美]德·阿尔瓦热兹:《马基雅维利的事业——(君主论)疏证》 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 [德]萨弗兰斯基:《尼采思想传记》 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 [加拿大]弗莱切:《记忆的承诺:马克思、本雅明、德里达的历史与政治》
封面
书名:哲学门:第十卷(2009)第二册(总第二十辑)
作者:赵敦华
页数:391
定价:¥4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301169261
PDF电子书大小:8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哲学门:第十卷(2009)第二册(总第二十辑)》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