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
童庆炳主编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写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入中国语境后所产生的独特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勾勒中国化特色,以主要的篇幅总结诸多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所取得的成绩,概括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中国的流变。
]
内容简介
[
童庆炳主编的《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内容简介: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国都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仍然充满强劲的生命力。西方当代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流派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家,谁也无法绕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或者与其展开对话,或者从中吸收理论营养,都把它放在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同时,随着20世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经历了十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命题,出现了多样性、当代性、开放性等一系列重要特征。
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头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各国的发展,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新特征、新命题做出有历史深度和有理论价值的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摆在面前的这套“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丛书,包括中国、俄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七大卷,实际上,也就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目前国内外尚无如此规模、如此视野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是丛书之一。
]
作者简介
[
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文学组首席专家。
]
目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总序
导论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走过的历程
**编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传播的初期
**章 传播初期概述
第二章 陈独秀、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章 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第四章 鲁迅与左翼作家群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观
第五章 “左联”时期周扬的文艺思想
第二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形成概述
**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后
第二章 毛泽东文艺思想产生的渊源和具体内涵
第三章 延安时期周扬的文艺思想
第四章 茅盾的文艺思想
第五章 蔡仪的认识论文艺思想
第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思想
**章 “十七年”时期文学思想发展概说
第二章 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第三章 周扬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
第四章 王朝闻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独特阐释
第五章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
第六章 黄药眠的“生活实践”文艺论
第七章 朱光潜的“美学实践论”文艺思想
第八章 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
第九章 以群、蔡仪的哲学化文学理论教材
第十章 “文革”十年(1966-1976)——“极左”意识形态霸权的文学理论话语
第四编 新时期三十年的文学理论建设
**章 1978-2008年文学理论转型概说
第二章 邓小平的文艺思想
第三章 周扬晚期的文艺思想
第四章 王朝闻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延伸与发展
第五章 钱中文、王元骧等人的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封面
书名: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作者:童庆炳 主编
页数:537
定价:¥59.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301197646
PDF电子书大小:12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