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

节选

[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清华汇智文库》:  以影视片亏损为主题,在百度搜索,就会瞬间得出300万条以上的搜索结果,基本结论是:影视业和影视基地,7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影视业投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借用博主红鱼先生网络语言是“导演圈里有句切口,叫一部影片消灭一个资本家,所以您要听哪位导演爷喝高了兴冲冲昭告天下:‘爷今年又消灭了三个资本家……’”。红鱼先生:电影亏损排行榜:别拿投资人当二百五[OL].搜狐娱乐.2011��01��12.  2012年11月9日《新浪资讯》刊文“中国新一代电影人宋明高呼吁完善影视投资评估机制”,宋明高在文中指出:据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电影投资亏损率达90%,亏损额达数十亿元。电视剧播出率不足40%,投资亏损也高达数十亿元。  这表明在文化产品中,至少影视产品投资属于高风险项目。再看民间绘画产品,据《中国青年报》2015年3月13日,刊发王雪迎的题为“‘刀郎农民画’背后故事生活”,谈到当地政府组织农民绘画爱好者培训时,发现“参加首批培训的40位农民绘画爱好者,至今只有4位仍然坚持画画”。而“不赚钱是主要的因素”。该文章引用其中一位的话是“毕竟售出的画作太少了,长久以来,我一直埋头作画,不管市场销路,这种状态让我看不到未来”。伊力亚斯说,陆续有农民画家因收入不高而歇笔。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文化产品的产出,也需要一定的投入。如果投入得不到满意的回报,也即经济效益,投资者也就不可能选择投资,除非是公益组织的活动。就像博主红鱼先生所言:有位长得像乡镇企业家,但实际身份是某电影杂志总编的老哥,就有在酒局上被小导演误认成大金主,上来就问他:“你能给我投200万吗?就200万,我肯定打败《阿凡达》……”的奇妙际遇。用那老哥自己的话说:“真TM真想一脚踹死他!”  ……

]

本书特色

[

本书是一本参考资料丰富且经过逻辑梳理的学术著作,对文化产业研究人员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尤其值得文化产业投资人参考。

]

内容简介

[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清华汇智文库》首先对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然后根据品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消费者角度采用商标的品牌信用指数(TBC12.0),在文化产品创意与生产之前进行投资评估,为我国创意并生产出具有足够投资回报率的文化产品提供可操作的评估标准。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清华汇智文库》围绕文化产品的“快乐属性”这一本质特征,除了对文化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和多元评估、剖析文化产品的短板所在外,还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属性、从消费者选择的视角对文化产品创作规律进行了探讨,如如何选题、如何设置悬念、怎样获得品牌溢价、怎样克服文化产品的审美疲劳等。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清华汇智文库》是一本参考资料丰富且经过逻辑梳理的学术著作,对文化产业研究人员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尤其值得文化产业投资人参考。

]

作者简介

[

  孙曰瑶,汉族,1963年8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法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信部“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专家组成员”,山东省认定委员会委员。

]

目录

第1章 同则不继:文化产品的多元评估分析1.1 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1.1.1 何为文化1.1.2 何为文化事业1.1.3 何为文化产业1.2 文化产品的定义1.2.1 满意的预期收益1.2.2 需要投资者投入1.2.3 由人工直接或利用设备间接批量制作或单件定制1.2.4 不同程度的表达价值观1.2.5 可接触的或可体验且需市场交易的娱乐载体1.3 文化产品的事后评价1.3.1 文化产品的评价标准1.3.2 关于文化产品的评价主体1.4 文化产品投资收益模型1.5 文化投资的审查风险分析1.5.1 电影产业投资风险的品牌信用模型1.5.2 电影审查制度对电影产业投资风险的影响1.5.3 电影审查风险因素分析1.5.4 电影审查风险的二维模型分析1.5.5 结论第2章 和实生物:文化产品的现代市场分析2.1 何为现代市场2.2 文化创意市场:传统与现代的区别2.3 文化金融市场:传统与现代的区别2.4 文化发行市场:传统与现代的区别2.5 文化消费市场:传统与现代的区别2.6 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环境措施2.7 春晚悖论:谈资社交度的品牌经济学分析2.7.1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思维2.7.2 春晚悖论形成的机制分析2.7.3 春晚的品牌优化策略第3章 谁主沉浮:文化产品的骨干企业分析3.1 什么是好企业3.2 骨干文化企业的现有标准3.3 骨干文化企业的现代市场标准3.4 转企改制骨干文化企业的转型之路3.5 产业文化化的溢价机制和品牌战略模式研究3.5.1 从星巴克的暴利内幕谈起3.5.2 文献综述3.5.3 产业文化化:实现从增产到增值的转变3.5.3 产业文化化的路径选择3.5.4 结论与建议第4章 与民同乐:文化产品的短板效应分析4.1 有条件的短板定理4.2 原创缺失论的分析4.3 政府支持论的分析4.4 评奖导向论的分析4.5 商业娱乐论的分析4.6 心态浮躁论的分析4.7 票价过高论的分析4.8 创意贫乏论的分析第5章 寓教于乐:文化产品的消费属性分析5.1 文化产品的消费特性5.2 文化产品消费的规范研究5.3 文化产品消费的国际标准5.4 文化产品消费的快乐属性第6章 乐而忘忧:文化产品的悬念价值分析6.1 悬念与悬念的要素分析6.2 文化产品悬念的普适性分析6.3 文化产品悬念的结构分析第7章 乐在其中:文化产品的品牌溢价分析7.1 文化产品品牌的类型分析7.2 文化产品的选择成本分析7.3 文化产品的竞争规避分析7.3.1 文化产品竞争规避系数分析7.3.2 目标受众“想知道”的确定性分析7.4 文化产品的品牌溢价路径与策略分析7.4.1 文化产品的工业化与策略7.4.2 工业产品的文化化与策略7.4.3 文化产品的终端化与策略7.5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的TBCI模型7.5.1 文化产品目标顾客的精确性7.5.2 文化产品利益承诺的单一性7.5.3 文化产品单一利益的对立性7.5.4 文化产品品牌建设的岗位性7.5.5 文化产品单一利益的持久性7.5.6 文化产品终端建设的稳定性7.5.7 文化产品品类需求的敏感性7.5.8 文化产品注册商标的单义性7.5.9 文化产品媒体传播的公信性7.5.10 文化产品质量信息的透明性第8章 乐此不疲:文化产品的版本效应分析8.1 版本与版本效应8.2 首版营销的品类组合策略8.3 新版优化的对立策略8.4 版本效应的增值路径分析8.4.1 主题续拍:同一主题,不同故事8.4.2 旧事重拍:同一著作,不同团队8.4.3 借题发挥:同一事件,不同品类8.4.4 技术进步:同一主题,不同手段8.4.5 虚实结合:同一产品,不同虚实8.4.6 载体变换:同一故事,不同载体8.5 文化企业的创新分析8.5.1 文献综述8.5.2 文化产品“品牌疲劳”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8.5.3 解决文化产品“品牌疲劳”现象的创新机制第9章 其乐融融:中国喜剧产品的品牌经济分析9.1 焦虑与喜剧9.2 喜剧产品的观点综述9.2.1 关于民众的观点9.2.2 关于官方的观点9.2.3 关于学者的观点9.2.4 关于业内的观点9.3 喜剧产品的品类结构分析9.3.1 喜剧产品的项目类型分析9.3.2 喜剧产品的娱乐度分析第10章 寓理于例:《失恋33天》剧本投资的TBCI评估10.1 《失恋33天》剧本的目标顾客精确性测试评级10.2 《失恋33天》剧本的承诺利益单一性测试评级10.3 《失恋33天》剧本的单一利益对立性测试评级10.4 《失恋33天》的剧本品牌建设岗位性测试评级10.5 《失恋33天》剧本的单一利益持久性测试评级10.6 《失恋33天》剧本的终端建设稳定性测试评级10.7 《失恋33天》剧本的品类需求敏感性测试评级10.8 《失恋33天》的剧本注册商标单义性测试评级10.9 《失恋33天》的剧本媒体传播公信力测试评级10.10 《失恋33天》剧本的质量信息透明性测试评级参考文献

封面

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

书名: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

作者:孙曰瑶

页数:259

定价:¥49.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302453284

PDF电子书大小:6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文化产品投资评估-基于品牌经济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