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与路径研究
本书特色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城乡二元等理论为基础,分析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其次,对我国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界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探究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责任分担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替代-收入效应模型分析多支柱养老保障统筹模式的机理,提出以全体国民为参与主体的“新五支柱”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城乡二元等理论为基础, 分析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其次, 对我国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 并界定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内涵, 探究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责任分担机制。在此基础上, 运用替代-收入效应模型分析多支柱养老保障统筹模式的机理, 提出以全体国民为参与主体的“新五支柱”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
]
目录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1.2.1 养老保险学术脉络梳理1.2.2 养老保险理论研究综述1.2.3 我国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政策梳理1.2.4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研究综述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创新点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框架1.3.3 创新点1.4 本章小结第2章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理论分析2.1 城乡统筹理论的提出2.2 城乡统筹理论的发展2.2.1 城乡统筹理论发展脉络2.2.2 我国城乡统筹理论发展2.3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理论2.3.1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研究2.3.2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理论的发展和演进2.4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理论问题2.4.1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主体的责任分担2.4.2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选择2.5 本章小结第3章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3.1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发展阶段和条件3.1.1 发展阶段3.1.2 环境条件3.2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现状3.2.1 责任3.2.2 基金筹资机制与运作模式3.2.3 基金的统筹层次3.2.4 保障水平与社会风险3.2.5 制度覆盖范围3.2.6 “三支柱”模式3.3 特定群体养老保险发展现状3.3.1 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3.3.2 新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3.4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分析3.4.1 城乡制度分割,碎片化问题凸显3.4.2 缺乏顶层设计,实际覆盖面不高3.4.3 制度成本较高,可持续性不强3.4.4 “新农保”缴费档次普遍低,保障水平有限3.4.5 转移接续衔接不畅,阻碍劳动力流动3.5 国内典型省市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发展具体实践3.5.1 上海模式:渐进式整合3.5.2 北京模式:“职保” “居保”3.5.3 苏州模式:“换”“转”“纳”3.5.4 成都模式:一个制度,多个层次3.5.5 浙江模式:“三保合一” “一体化”3.6 本章小结第4章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模式设计4.1 统筹原则4.1.1 责任分担4.1.2 城与乡并重4.1.3 公平与效益兼顾4.1.4 保障与发展相适应4.1.5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4.1.6 多方相互协调4.2 剖析4.2.1 覆盖人群4.2.2 缴费基数4.2.3 保障水平4.2.4 管理体制4.3 “多支柱”统筹模式机理分析4.3.1 替代一收入效应理论模型4.3.2 多支柱替代效应机理分析4.4 “新五支柱”统筹模式4.4.1 非缴费型的“第零支柱”4.4.2 个人账户制的“支柱”4.4.3 社会统筹制的“第二支柱”4.4.4 自愿性的“第三支柱”4.4.5 非正规保障的“第四支柱”4.5 本章小结第5章 “第零支柱”国民年金成本测算5.1 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的国民年金成本测算5.1.1 人口总量预测5.1.2 未来“居民可支配收入”测算5.1.3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人的回归测算5.1.4 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5.1.5 国民年金替代率计算5.2 国民年金的补偿测算5.2.1 支付额度预测5.2.2 支出预测5.3 本章小结第6章 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轨的可行性分析6.1 支柱: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居民缴费能力测算6.1.1 养老金给付测算6.1.2 养老保险基金的个人缴费测算6.2 第二支柱:企业缴费率和替代率测算6.2.1 优缴费率模型及测算6.2.2 企业替代率测算6.3 本章小结第7章 “第三支柱”城乡企业年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分析7.1 企业缴费能力测算7.1.1 测算思路7.1.2 数据来源及回归分析7.1.3 企业缴费能力测算分析7.2 个人缴费能力测算7.2.1 相关数值的分析7.2.2 个人缴费能力的测算7.2.3 个人缴费能力的预测分析7.3 本章小结第8章 城乡统筹养老保险路径与对策建议8.1 目标模式8.1.1 责任分担框架8.1.2 替代率水平8.2 前期准备8.2.1 城乡居民保险与城镇职工保险的有效衔接8.2.2 完善异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8.2.3 完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8.2.4 逐渐发展企业年金制度8.2.5 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8.2.6 逐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8.3 实施步骤8.3.1 时点选择8.3.2 时间表、步骤8.4 对策建议8.4.1 顶层设计,明确各责任主体地位和作用8.4.2 “城乡居保”和“职保”制度并轨,搭建城乡统筹基础平台8.4.3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职保”并轨,实现制度统一化8.4.4 做实个人账户,提高其储蓄功能,并化解转轨成本8.4.5 加大投入,适当降低企业缴
封面
书名:养老保险城乡统筹模式与路径研究
作者:罗娟,汪泓著
页数:210页
定价:¥69.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2-01
ISBN:9787313219565
PDF电子书大小:5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