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逃难儿的人生:荆州走出的外交官
本书特色
[
本书作者从幼年成长、求学京城说起,一直说到入职外交部新闻司、担任驻日总领事以及退休后两次被日本大学聘为教授的传奇经历。还特别叙述了自己对中日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外交官应具备的独特品质和 “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他对外交官怎样面对媒体以及中日关系都有自己颇为独到的看法。这些文章都曾在媒体发表,引起较大关注。作者表达顺畅,文字中可见其作为优秀知识人和外交官悠悠报国情怀。
]
作者简介
[
1941年春生于湖南望城,自幼迁至湖北荆州江陵。1949年入学,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外交学院,后转入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1965年毕业后长期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并两度就任我国驻日使馆新闻官,直至担任新闻参赞。1993年起,先在外交部国外工作局工作,后担任我国驻日本长崎总领事。2001年退休。2003年~2011年受聘到日本长崎大学和中部大学担任教授。
现为中部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外交部外交笔会和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
]
目录
自序写在前面(一)苦学、立志篇一、苦难的童年二、苦读苦学三、在荆州中学的那些事四、立志要当外交官五、如愿考取国际关系学院六、艰苦而又庆幸的大学生活七、*后一课(二)新闻司工作篇一、跨入*高的外交殿堂——外交部二、锤炼干部的新闻司三、新闻司的工作特点及对干部的要求四、新闻司的迅猛发展五、新闻司的创建与龚澎同志的功绩六、一场尖锐、严峻的政治考验七、一见钟情八、在干校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九、激荡起伏、大悲大喜的1976年十、**次跨出国门十一、怀念新闻司老司长秦加林同志十二、驻外使、领馆开展对外新闻工作之我见(三)驻日使馆工作篇一、**次到驻外使馆工作二、未能见到父亲*后一面三、家书抵万金四、妻子终于来使馆工作五、一场没想到的“鉴定风波”六、还愿、感恩七、当驻日使馆首任新闻参赞八、日本天皇**次访华九、小平同志的外交思想指导我们首先打破日本的制裁(四)长崎工作篇一、在长崎县知事欢迎总领事到任宴会上的致词二、长崎是个什么地方三、长崎的一个鲜明特点四、我在日本扮“皇帝”——我的一次特殊经历五、我在日本当祭孔主祭人六、郑成功鲜为人知的故事七、“长崎国旗事件”及其启示八、豪斯登堡:东瀛的异国风情九、*激动、难忘的时刻——回忆香港回归的时候十、中国人的1997——访驻长崎总领事馆曾文彬总领事十一、惜别长崎十二、富有成果的三年工作十三、长崎的朋友们,我忘不了你们十四、找寻孙中山先生在长崎的足迹(五)捐资、感恩篇一、“曾文彬奖学金”与长大学子二、海外教授百万日元资助贫困学生三、前外交官回乡再资助18名贫困生四、感恩荆州——访从荆州走出的中国驻日本长崎前总领事曾文彬教授五、儒雅长者,赤子情怀六、曾文彬教授回母校讲学并设立奖学金七、可亲可爱的榜样八、叔叔的脚印九、用心感谢党,用行动报答党(六)期待篇一、大学生应防止的几种思想倾向二、寄语大学生三、前驻日总领事曾文彬教授回母校谈立志四、对日本大学生的期待(七)中日比较篇一、日本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上)二、日本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中)三、日本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下)四、我国同日本的差距还有多大?五、从徐福在日本的影响说开去(八)友情篇一、我所认识的高田勇先生二、患难见真情三、光武显先生的二三事四、日中一定要友好——记马场惠峰先生五、厦门市荣誉市民竹末先生六、一个日本前驻京记者的故事七、献身难民救援的日本女外交家绪方贞子八、访东北老航校日本教官筒井重雄先生九、军医山田辰一先生的贡献
封面
书名:一个逃难儿的人生:荆州走出的外交官
作者:曾文彬 著
页数:360
定价:¥45.0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30
ISBN:9787501248711
PDF电子书大小:1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