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通论
节选
[
本书论述了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性质、职能、运行机制,及其调节管理宏观经济的基本原则、经验和方法。
]
相关资料
[
书摘
二、调节职能
调节职能是中央银行运用自己所拥有的金融手段,对货币与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进程,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的调节职能主要表现在:
(一)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流通中的货币都来自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则成为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之外的各种货币无不受其影响。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的供应量,起到收缩和扩张社会货币量的作用,从货币供应方面保障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衡。可以说,调节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核心。
(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贴现率
根据经济与金融情况,随时变动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调控的重要手段,前者在控制信贷规模中具有乘数作用,后者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成本有重要影响。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可以迅速起到控制全国商业银行信用规模之功效。
(三)公开市场操作
中央银行依据货币政策的要求,通过购进和抛售有价证券的方式,控制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或防止市场资金过剩,或避免市场资金短缺,从而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通过金融政策的确定实现调节的目的。
三、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金融管理的最高当局,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困难。因此,必须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设置、业务活动及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对金融市场实施管理控制。
(一)有关金融政策、法令的制定
中央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调节机构之一。为了进行宏观金融调控,除采取经济手段以外,还应采取法律手段,故必然要制定有关的金融管理法令、政策、基本制度,使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活动有章可循,避免金融动荡。
(二)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根据政策和法令,对在本国境内设置、撤并、迁移的金融机构,进行审查批准,注册登记;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对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预防性管理。
(三)检查监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
中央银行进行预防性管理属于事前管理。还应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范围、清偿能力、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准备金缴存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通过各种业务账表、报告的查对、稽核,分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以督导银行及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
]
目录
**编 中央银行概述**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建立 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封面
书名:中央银行通论
作者:孔祥毅
页数:384 页
定价:¥26.0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24
ISBN:9787504928481
PDF电子书大小:13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央银行通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