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比较

节选

[

**章 个性表达与自我心理安慰——中西绘画历史作用比较
  一、早期人类的记事载体——岩画
1879年,有人在西班牙北部海边阿尔塔米拉洞中发现了1.8万年一1.2万年前人们所画的岩画,内容为野牛、驯鹿等30多只动物的形象,有站、卧、跪等各种姿态。这些动物形象不仅造型生动,而且动物肌肉、骨骼结构清楚而准确。绘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头脑智力发展到高于其他生命的**阶段:头脑对视觉捕获的形象有了归纳能力,并能支配手表现出来——头脑与手协调到能有意识地完成初级的精细动作。
在法国也发现有旧石器时期的洞窟壁画,如康纳克洞中有用有色矿物混合动物血画在洞壁上的野山羊,拉斯科洞壁上画有野牛与猎人等。拉斯科洞壁上的野牛与猎人岩画已经与其他早期岩画有了一些不同,这幅画不再单纯表现动物,而是出现了情节:一头野牛被长矛刺伤,流出了肠子,但它依然鬃毛直立地保持着生命的顽强;在野牛坚锐的触角前,有一个禽首人身的人躺倒在地上,双手摊开,旁边扔着一把武器。情节在绘画中出现,标志着人们有了用绘画表述事件的能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岩壁上遗存着采用凿刻填色手段绘制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麇鹿、鱼、人等图像。岩壁画的出现,说明那时的人们开始把视觉创作活动从洞穴延展到了室外空间。这标志人们的生存能力渐强,势力范围开始扩展。从绘制手段来看,人们的手工技艺也提高了,不仅能描绘,还掌握了凿刻技能。
 ……

]

内容简介

[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透过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对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绘画以及中国绘画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内容包括:个性表达与自我心理安慰、狩猎式的直接与农耕式的婉约、平铺直叙与寄情山水等。

]

作者简介

[

吴菁,女,汉族.北京市人,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现就职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曾有多篇文章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参与编写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金银细金工艺与景泰蓝》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

目录

前言**章 个性表达与自我心理安慰——中西绘画历史作用比较 一、早期人类的记事载体——岩画 二、陶器装饰及其他器皿装饰 三、宗教题材绘画 四、从神坛到人间的西方绘画 五、宣教移情的中国绘画第二章 狩猎式的直接与农耕式的婉约——中西绘画情感处理比较 一、直接与婉约 二、感性与理性 三、客观与主观 四、制约与张放第三章 平铺直叙与寄情山水——中西绘画题材趋向比较 一、相同题材的不同表现方式 二、叙事画与山水画第四章 色与墨——中西绘画色彩观念与用色比较 一、风景画中的色与墨 二、绘画的颜色禁忌 三、五色墨第五章 浓妆绘制与淡抹写意——中西绘画技法比较 一、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 ……第六章 流动与静止的辩证——中西绘画展现形式比较附:中西方画材简介

封面

中西绘画比较

书名:中西绘画比较

作者:吴菁 著

页数:110

定价:¥36.0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3-01

ISBN:9787508512709

PDF电子书大小:11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西绘画比较》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