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研究

本书特色

[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编撰不应全盘照搬联合国模式,而应区分为“短表、长表、扩展”三个阶段,既可集中体现非营利特征所产生的影响,亦充分考虑了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的当前实际。将结构运作定义与SNA2008的实际处理相结合,可以确定中国非营利部门的范围和构成,但需排除营利性事业单位与获取“合理回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卫星账户的编制中,应将工作重点置于短表的实物社会转移、长表的市场非营利机构的非市场产出和志愿劳动的虚拟报酬以及扩展中的效率与公平核算。

]

内容简介

[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编撰不应全盘照搬联合国模式,而应区分为“短表、长表、扩展”三个阶段,既可集中体现非营利特征所产生的影响,亦充分考虑了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的当前实际。将结构运作定义与SNA2008的实际处理相结合,可以确定中国非营利部门的范围和构成,但需排除营利性事业单位与获取“合理回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卫星账户的编制中,应将工作重点置于短表的实物社会转移、长表的市场非营利机构的非市场产出和志愿劳动的虚拟报酬以及扩展中的效率与公平核算。

]

作者简介

[

  李海东,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先后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专著、教材8部;参与和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

]

目录

□□章 绪论□□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一、联合国非营利机构核算体系二、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体系三、概括性述评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特色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三、研究特色第二章 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编制原理□□节 联合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出现一、非营利机构核算发展史二、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提出第二节 联合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编制一、编制思路与步骤二、核算问题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编制思路一、□□阶段: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短袁二、第二阶段: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长表三、第三阶段: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扩展第三章 中国非营利机构部门的界定□□节 中国非营利机构的识别一、事业单位二、社会组织三、宗教团体四、中国非营利部门的范围第二节 中国非营利机构的机构部门分类一、CSNA2002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分类二、CSNA2016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分类三、中国卫星账户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分类第三节 中国非营利机构的其他分类第四章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短表□□节 短表的编制一、联合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的结构二、短表的构成三、中国卫星账户短表的编制第二节 实物社会转移核算一、第三次分配理论二、实物社会转移的核算原理三、中国实物社会转移的试算四、建议第五章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长表□□节 政府支付核算一、服务销售收入二、赠款、补助和捐款三、中国政府支付核算第二节 市场非营利机构的非市场产出核算一、核算方法二、中国市场非营利医疗机构的非市场产出试算第三节 志愿劳动核算一、志愿劳动的概念二、志愿劳动的分类三、志愿劳动的虚拟报酬核算四、中国志愿劳动核算第四节 长表的编制一、市场非营利机构的非市场产出二、志愿劳动的虚拟报酬三、长表的处理第六章 效率与公平核算□□节 非营利机构的效率核算第二节 非营利机构的公平核算一、福利提供角度二、效率角度三、公共支出角度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节 结论一、出于经济特征比较的需要,SNA长期实施非营利机构的“分类核算”二、中国非营利机构核算的目标是卫星账户三、中国非营利部门包括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宗教活动场所三种单位类型四、从结构上来看,卫星账户可分为非营利部门账户、机构部门账户、扩展账户和关键维度四个部分第二节 建议一、中国非营利机构的机构部门分类二、中国非营利机构的产业和功能分类三、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短表四、中国卫星账户长表五、中国卫星账户扩展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

封面

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研究

书名: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研究

作者:李海东著

页数:197页

定价:¥68.0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5-01

ISBN:9787509641989

PDF电子书大小:15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非营利机构卫星账户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