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业经济史
本书特色
[
本书立足于历史基础、发展环境、思想观念、资源赋存等路径依赖因素,对于辽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开拓辽宁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的全新视野,有利于全方位地切实把握辽宁工业发展因素、动力和特征,辨析辽宁工业经济体制和结构形成、发展、转换的内在依据和历史取向,破除现存的非历史的、演绎性结论的影响,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和决策的科学依据。
]
作者简介
[
鲍振东,1955年生于喀左县城,蒙古族,研究生学历。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党史党建重点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大学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刑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李向平,1950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77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从l980年至今一直在辽宁社会科学院从事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问题研究,重点研究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曾先后担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王宝民,男,1954年12月29日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82年毕业后分配至开原市计划委员会工作,1987年调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1999年调入辽宁社会科学院。
]
目录
绪论**篇 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演变过程中初兴的辽宁工业(1840~1931年) **章 辽宁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区域环境与手工业基础 **节 区域环境和行政历史沿革 第二节 远古至隋唐时期辽宁手工业的发展 第三节 辽金至清前期辽宁的手工业 第二章 辽宁近代工业的发端 **节 辽宁近现代矿冶产业的出现 第二节 轻工业的早期发展 第三节 营口开港及辽宁*初的进出口贸易 第四节 辽宁工业发端与外国资本进入 第三章 辽宁民族工业的兴起 **节 辽宁近代官办矿业的兴起 第二节 率先发展的轻纺工业 第三节 机械与军工产业的初步发展 第四节 工人队伍的形成与生产环境 小结第二篇 工业化初期畸形发展的工业经济(1932~1949年) 第四章 日本军国主义统治下重化工业“超前”发展 **节 日本军国主义对辽宁工业企业的掠夺 第二节 设立经济统制决策机构推行经济统制体制 第三节 建立特殊会社体制管理工业 第四节 “满铁”对东北经济的操纵 小结 第五章 殖民地工业经济体制与畸形工业结构 **节 **次《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及其实质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军国主义的经济统制 第三节 民族轻工业的凋敝与日资垄断的形成 第四节 “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的成立及其使命 第五节 劳动统制进一步加强与工人的反抗斗争 小结 第六章 全面经济统制下的疯狂掠夺与殖民工业经济崩溃 **节 第二次《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和实施《战时紧急经济方策要纲》 第二节 对能源和基础原料的空前掠夺 第三节 机械工业军工化 第七章 苏军的强拆与国共两党战争形势下的辽宁工业 **节 苏军对东北日资工矿业的拆迁 第二节 国民党接收后的辽宁工业 第三节 解放区经济恢复 小结第三篇 辽宁工业化的大发展与波折(1949~1977年) 第八章 “三年恢复”时期的辽宁工业经济 **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纲领 第二节 辽宁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辽宁工业的恢复与国营经济的建立 第四节 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与改造 第五节 恢复时期辽宁工业的建设与发展 第六节 对恢复时期辽宁工业发展建设的几点认识 第九章 “过渡”时期辽宁工业的改造及发展 **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 对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 第三节 “一五”计划与高度集中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四节 “一五”计划时期辽宁工业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形成时期的辽宁工业结构特征 第六节 “一五”时期辽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十章 “大跃进”时期的辽宁工业经济 **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大跃进”指导思想 第二节 辽宁工业生产建设的“大跃进” 第三节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首次探索 第四节 以“鞍钢宪法”为标志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 第五节 工业生产建设成就与“大跃进”的教训 第十一章 调整时期的辽宁工业经济 **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辽宁工业在调整中的总体发展情况 第三节 辽宁工业重点行业的调整 第四节 调整时期工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 第五节 调整时期辽宁工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六节 调整时期辽宁工业发展成就与经验 第十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辽宁工业 **节 辽宁“三五”“四五”时期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 辽宁工业发展过程与结构变化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辽宁主要工业行业的发展 第四节 辽宁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辽宁工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第四篇 老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中走向振兴(1978~2010年) 第十三章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试行以“放权让利”为特征的工业体制改革 **节 中共辽宁省委第五次代表大会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第二节 辽宁工业生产的恢复与调整 第三节 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第十四章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与“东北现象”显现 **节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市场取向改革目标 第二节 辽宁启动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制订第七个五年计划 第三节 1985~1991年辽宁工业经济运行与发展态势 第四节 辽宁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第五节 工业经济效益下滑与“东北现象”显现 第六节 1985~1991年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评价 第十五章 双轨制条件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反衰退抗争 **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与双轨制阶段的发展方针 第二节 “八五”至“九五”期间辽宁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开展国企“三年改革脱困” 第四节 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小结 第十六章 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工业经济初步振兴 **节 辽宁工业发展的背景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 第二节 2002~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及特点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第四节 辽宁工业经济结构概况 第五节 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有及非国有工业的发展 小结 第十七章 辽宁老工业基地由衰退步入初步振兴的历程 **节 1978年迄今辽宁工业经济运行态势 第二节 辽宁工业经济部门结构的演进与调整 第三节 工业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市场结构) 第四节 企业技术结构 第五节 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第六节 30年来辽宁工业布局结构及其变化 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辽宁工业经济史
作者:鲍振东
页数:866
定价:¥29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9750629
PDF电子书大小:10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辽宁工业经济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