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医传承思辨录(新版)
本书特色
[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全书共分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医论医话拾零和经络腧穴探讨三部分。其中,仲景学术专题探讨为本书重点部分,作者立足临床,文字强于思辨,针对仲景学说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如用大量篇幅将《伤寒论》中的时空辨证格局做了全方位的分析探讨;对百合病与肺藏魄关系的规范与定位;对大青龙汤条文难点的剖析与论证;结合临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深层内涵剖析;师承“辨证知机论”破解《伤寒论》第181条等。学术视角新颖,颇具原创性与可读性。书中还对肝硬化腹水结合临床提出中医论治四法;从精神情志上对孙思邈与十三鬼穴做了专题探讨与诠释;本医道同源,明确提出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对丰富治疗思路很有价值;此外,针对运气学说中“十干化运”问题,结合古代天文背景做了详细推导与论证,风格别开生面。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中医临床家单志华先生跟师刘渡舟、胡希恕、许振寰学医暨临证四十年手记,是中医传承的一个生动文本,是作者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独立思考与临证的思辨实录。全书共分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医论医话拾零和经络腧穴探讨三部分。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经方爱好者及针灸爱好者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
单志华,中医大内科专家,中医世家、名师传承。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功底深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会员、英国中医药学会会员。1999年—2010年受聘前往英国学术交流并门诊行医。擅长针灸按时取穴与辨证取穴相结合治疗各种病症;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科妇儿科等多种疑难杂症。
]
目录
引言 回忆我的老师上篇 仲景学术专题探讨对中医传承问题的思考——兼谈《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一、重视中医学术的传道二、读《伤寒杂病论·序》引发的思考三、《伤寒论》六经六气的基本框架四、试谈“方证对应”问题分明香在梅花上,寻到梅花香又无——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病密码破解“辨证知机”是《伤寒论》的神品——《伤寒论》第181条情景阐释“阴阳自和”寓意深——《伤寒论》第58条诠释“龙升雨降”以解天地郁蒸——《伤寒论》大青龙汤方证析疑一、问题的提出二、方药结构与脉症演变三、临证治验四、结语桃核承气汤证“蓄血”部位辨析——《伤寒论》第109条诠释“肺藏魄”在精神行为病中的定位——从百合病看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一、百合病与“肺藏魄”及其定位二、张仲景百合病的用药思路(一)百合病误汗下吐系列治方(二)百合病正治方及其鉴别(三)百合病变系列治方三、结束即开始读《王叔和生平事迹》及其联想六经病欲解时内涵与临床价值一、从人体节律看六经病欲解时二、六经病欲解时的天文背景三、六经病欲解时强调阳气为主导四、六经病欲解时的临床价值探讨附:六经病欲解时典型医案举例《伤寒论》日数原文解析一、“一二日”与“二三日”解析(一)六经病传与随证治之(二)太阳转属阳明与阳明为病(三)少阴感邪与太阳病传少阴(四)痰饮家感邪误下变证二、“三四日”与“四五日”解析(一)伤寒诱发厥热胜复(二)太阴内合厥阴与转出少阳(三)表邪化热成实转属阳明三、“五六日”解析(一)伤寒五六日多病传少阳(二)少阴病值五六日属高危期(三)不大便五六日病结胸与阳明腑实四、“六七日”解析(一)阴阳自愈的周节律(二)病在表者宜从汗解(三)表邪内传之期(四)邪陷与体内病理产物互结(五)少阴病预后不良与转归(六)厥阴病预后不良或难治五、“七八日”与“八九日”解析(一)太阳病见邪衰表未解者(二)太阳病传少阳与深入厥阴者(三)伤寒直中太阴与阳明燥湿互化者(四)少阴阳复脏邪还腑与转属阳明(五)瘀血发热与表证误治成痿六、“十余日”解析(一)自解或和解或表解(二)误治后邪传少阳阳明或结胸(三)三阳合病过十日当警惕预后七、“十二日”与“十三日”解析(一)一周再周节律与阴阳转折期(二)周期不愈,多病传少阳或转属阳明八、特定时段的昼夜节律中篇 医论医话拾零王旭高治肝三十法临证点评一、肝气证治八法二、肝风证治五法三、肝火证治十七法肝硬化腹水中医论治四法 一、理气消胀,注重升降之轮 二、化瘀消症,勿忘升降之枢 三、攻逐腹水,尤需内外合治 四、调补肝。肾,发挥奇经之长 五、初步结论下大功夫学好六经辨证——切身感受话寒温谈岳美中先生的“医有五等学道术必思理用神,学成在志——记许氏“生派”治癌理法方药特色一、古人对癌症的认识简述二、癌症始生病因之探源三、治癌“六大生新之法”述要四、“清纯无毒”系列治癌方案框架五、举例“平3号”消癌强生丹析义附:《癌症研精真源大论》提纲“十干化合五运”初探——兼论子午流注的天文背景一、在运五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一)五行的一般意义(二)十干及其阴阳所属(三)十干五合(四)“数理”探二、大论经文及“五天气图”简述三、几个相关古代天文学概念(一)二十八星宿与天球(二)太阳周年视运动与二十四节气(三)关于十二次(四)北斗、斗建与十二辰四、十二辰与十二次的联属意义(一)十二支探源(二)十二辰与十二次区划的矛盾统一(三)“月建”释五、谁解其中味(一)五天气图分析(二)说“辰(三)化运周期的形式和意义(四)“天门如.户”解(五)对大论化运经文的评价六、子午流注的基本运动形式(一)纳子法——穴按地支行(二)纳甲法——穴随天干走七、后记下篇 经络腧穴探讨五脏神志病的经典妙穴诠释——孙思邈与十三鬼穴探讨一、出处及命名二、问题探讨三、十三鬼穴诠释四、并非结语剖别阴阳维跻界,调冲运带鼎炉红——谈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深层意蕴《素问》病机十九条与针灸处方十二经脏腑病候针灸治要
封面
书名:无中医传承思辨录(新版)
作者:单志华
页数:256
定价:¥55.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7-01
ISBN:9787513235532
PDF电子书大小:9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无中医传承思辨录(新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