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环境绩效与政策优化
本书特色
[
中国目前仍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受资源与环境容量的限制,中国必须转变目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目前,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如何提高能源和排放效率仍是今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人口增长、能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和经济发展的多种压力下,开发和合理运用能源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文献关于能源效率的研究,普遍以能源密集度或者能源强度指标分析产业或者国家在能源方面的使用情况。然而,单纯地以能源强度进行评价的方式,仅能粗略了解该产业或者国家在经济发展技术层面的偏好,无法准确了解能源使用上的效率。其次,产业特性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仅仅依赖能源强度为标准判断能源使用效率则有失偏颇。
为此,本报告使用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考察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即“十五”(2001-2005)和“十一五”(2006-2010)10年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节能表现亦即能源效率高低。其次,借鉴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概念,本报告提出全要素排放效率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并对同一研究期间内中国30 个省份的污染排放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省份是否可以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双赢发展,节能环保政策落实的如何;各省份能源效率和排放效率差距如何,是否可以趋同。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发展方兴未艾。为更好借鉴发达国家能源政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本报告首先对发达国家的能源政策进行一个简短回顾;然后对再生能源可能存在的双重外部性进行考察,指出不但应对再生能源进行补贴,而且一定条件下还应当征税。
*后,本报告将探讨面临资源压力加大、环境约束趋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和完善政策以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与环境效率提出建议。
]
作者简介
[
高建刚(1975-),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生)。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被CSSCI来源期刊收录。研究方向:创新与技术经济,能源与环境经济。
]
目录
**章 引言一、研究内容和目标二、结构与章节安排三、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现状一、中国能源使用状况以及特点1.能源生产及消费2.能源结构二、中国环境污染状况、1.污水排放2.废气污染3.分地区大气污染排放4.国际比较 第三章 文献回顾和理论模型一、国外文献1.能源效率2.环境效率二、国内文献一、以往研究整体评价四、理论模型1.传统dea模型2.处理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3.sbm模型4.本书所用模型 第四章 中国省际能源效率和排放效率的实证考察一、能源效率及排放效率的概念和指标1.全要素能源效率2.全要素排放效率3.数据来源和处理一、实证结果和分析1.能源效率2.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效率3.全国及各省份的能源和排放效率一、能源效率、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1.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2.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四、小结 第五章 能源效率和排放效率的收敛性研究一、能源效率的收敛性分析1.省际能源效率的δ收敛2.能源效率收敛的传统计量研究3.能源效率收敛的空间计量研究一、排放效率的收敛性分析1.省际排放效率的δ收敛2.排放效率收敛的传统计量研究3.排放效率收敛的空间计量研究三、小结 第六章 发达国家能源政策发展演变与政策优化第七章 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工具与效果第八章 环境规制演进:政策工具与效果第九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附录原始数据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中国能源效率.环境绩效与政策优化
作者:高建刚
页数:239
定价:¥28.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4161618
PDF电子书大小:4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