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测量与实验
本书特色
[
本书是根据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结合编者的教学经验和职业教育的特色,编写的适合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微波技术、测量与实验》教材。
本书根据职业教育的需求,精选教学内容,强调三个基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弱化繁琐的理论推导,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特点。
本书共分两部分:
*部分介绍微波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天线。主要包括微波的基本理论、微波传输线理论(含双线传输线、同轴传输线、带状线、微带线、槽线和共面线、波导等)、微波元器件、微波铁氧体器件和天线的原理及运用。
第二部分介绍微波测量基本理论,包括微波功率测量、微波频率测量、驻波测量、衰减量测量,以及频谱分析与微波频谱仪的使用;给出了一些典型的微波实验内容和微波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本书的修订工作得到了航空工业出版社以及使用该教材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编者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谨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微波技术、测量与实验目录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微波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微波传输线、微波谐振腔、微波连接装置、衰减器与移相器、微波定向耦合器和微波滤波器等,微波集成电路以及各向异性的微波铁氧体器件。本书对天线的原理以及常用天线做了简单介绍,并且对微波测量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还列举了一些典型微波实验案例。本书内容丰富,表述去繁就简,深入浅出,适合作为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等电子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微波技术、射频无线电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参考。
]
作者简介
[
严利华,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教授,1965年4月出生,浙江余姚人,空军工程大学系统工程硕士。长期从事航空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36篇。
]
目录
第1章概述1��1微波及其特点1��1��1微波的含义1��1��2微波的特点1��2微波的应用1��2��1通信方面1��2��2雷达方面1��2��3微波武器小结第2章传输线基本理论2��1传输线的基本概念2��1��1传输线的种类2��1��2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及等效电路2��1��3传输线方程2��2无损耗传输线上的行波2��2��1行波的传输过程2��2��2行波方程2��2��3电波传输的参数2��2��4行波工作状态时传输线的输入阻抗2��3无损耗传输线上的驻波2��3��1驻波的概念2��3��2末端反射系数2��3��3终端开路线上的驻波工作状态2��3��4终端短路线上的驻波工作状态2��3��5末端接纯电抗负载时线上的驻波2��4无损耗传输线上的复合波2��4��1沿线电压、电流的分布2��4��2阻抗特性2��4��3行波系数和驻波系数2��5传输线的匹配2��5��1传输线匹配的一般概念2��5��2各种匹配装置的工作原理小结第3章微波传输线3��1双线传输线3��1��1特性阻抗3��1��2传输特性3��2同轴传输线3��2��1同轴线中电磁波传输的主模式3��2��2同轴线的特性阻抗3��2��3同轴线中的高次模式3��3带状线3��3��1特性阻抗3��3��2传播速度与带内波长3��3��3带状线尺寸的设计考虑3��4微带线3��4��1微带线参数3��4��2微带线传输特性3��4��3微带线的色散特性及尺寸设计考虑3��5耦合微带线及耦合带状线3��6槽线和共面线3��6��1槽线3��6��2共面线小结第4章波导4��1波导的基本概念4��1��1波导的形成4��1��2波导的特点4��2电磁波在矩形波导中的传播4��2��1电磁波沿波导传播时应符合的条件(边界条件)4��2��2电磁波在矩形波导内怎样传播才能符合边界条件4��3矩形波导内的基本波型4��3��1TE10(H10)波的电磁场分布4��3��2波导管壁上的电流分布4��3��3波导内的波长4��3��4波导内电磁波的传播速度4��4矩形波导内的其他波型4��4��1矩形波导内其他波型的电磁场分布4��4��2矩形波导内其他波型的截止波长4��4��3矩形波导内只传输基本波型而不传输其他波型的条件4��5矩形波导的激励4��5��1TE10波的激励4��5��2其他波型的激励4��6矩形波导的阻抗及匹配4��6��1波导的阻抗4��6��2波导的匹配4��7圆形波导4��7��1圆形波导内电磁波的波型4��7��2圆形波导传输单一波型的条件4��7��3圆形波导同矩形波导的比较小结第5章微波器件5��1谐振线与谐振腔5��1��1谐振线5��1��2谐振空腔5��2微波连接装置5��2��1各种转换接头5��2��2波导T形接头和双T接头5��3衰减器与移相器5��3��1衰减器5��3��2移相器5��4微波滤波器5��4��1滤波器的一般概念5��4��2滤波器的工作原理5��5定向耦合器5��5��1同轴线定向耦合器5��5��2波导定向耦合器5��5��3微带定向耦合器5��6微波集成电路简介5��6��1电容5��6��2电感5��6��3电阻5��6��4谐振回路5��6��5滤波器5��6��6微波集成电路举例小结第6章微波铁氧体器件6��1铁氧体的基本概念6��2铁氧体的基本特性6��2��1铁氧体内自旋电子的进动6��2��2磁共振特性6��2��3旋磁特性6��3铁氧体微波器件6��3��1隔离器6��3��2环行器6��3��3移相器小结第7章天线7��1天线的基本原理7��1��1天线的辐射7��1��2天线的基本特性7��1��3天线的接收原理7��2常用天线7��2��1振子类天线7��2��2缝隙天线7��2��3喇叭天线7��2��4抛物面天线7��2��5螺旋天线7��2��6电子扫描天线小结第8章微波测量方法8��1微波功率测量8��1��1微波功率计的类型8��1��2热量计式大功率计8��1��3热电式小(中)功率计8��2微波频率测量8��2��1谐振式频率计8��2��2外差频率计基本原理简介8��3驻波测量8��3��1驻波测量线8��3��2驻波测量8��3��3极大和极小驻波比测量8��3��4误差分析8��3��5反射计及扫频反射计8��4微波相位测量8��5衰减量的测量8��5��1功率比法8��5��2替代法8��6频谱分析与微波频谱仪8��6��1频谱分析8��6��2微波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小结第9章微波实验9��1波导测试系统调整,频率检查9��1��1实验目的9��1��2实验内容9��1��3实验原理9��1��4实验连接图9��1��5实验方法及步骤9��1��6实验注意事项9��2λg(波导波长)测量及与λ0(空气波长)的关系9��2��1实验目的9��2��2实验内容9��2��3实验原理9��2��4实验连接图9��2��5测试方法及步骤9��3驻波比测量9��3��1实验目的9��3��2实验原理9��3��3测试方法9��3��4实验注意事项9��4S曲线小驻波比测量9��4��1实验目的9��4��2原理简述9��4��3连接框图9��4��4测量方法9��5调配技术9��5��1实验目的9��5��2原理简述9��5��3系统连接图9��5��4测试方法9��6衰减测量9��6��1实验目的9��6��2原理简述9��6��3测试方法(功率比较法)9��6��4实验注意事项9��7定向耦合器性能测量9��7��1实验目的9��7��2实验原理9��7��3连接框图9��7��4测试内容与步骤9��7��5实验注意事项9��8“魔T”功分特征测量9��8��1实验目的9��8��2实验原理9��8��3连接框图(示意图为功率比较法;图片及测试方法为检波电平增益比)9��8��4测试方法9��9魔T和差特征测量9��9��1实验目的9��9��2实验原理9��9��3连接框图9��9��4测试方法9��10阻抗测量(归一化阻抗测试实例)9��10��1实验目的9��10��2实验原理9��10��3系统连接及测量方法:测量线的测量端接上短路板9��11二端口网络S参数测量9��11��1实验目的9��11��2原理简述9��11��3连接框图9��11��4测试方法9��12 检波器特性校准9��12��1实验目的9��12��2原理简述9��12��3系统连接图9��12��4测试方法9��13 功率测量应用9��13��1实验目的9��13��2连接框图9��13��3测量方法(建议进行功率测量时将信号源工作状态置于“等幅”处)9��14角锥天线测量9��14��1实验目的9��14��2原理简述9��14��3天线测量实验系统的建立9��14��4测试实验9��15微带天线的测试9��15��1实验目的9��15��2原理简述9��15��3实验连接示意图9��15��4测试方法小结附录A实验测量仪表及元器件使用说明YS1125信号发生器使用说明GX2C-1功率计使用说明YS3892选频放大器使用说明TC26 3cm波导测量线使用说明PX16型频率计使用说明其他元器件的使用说明
封面
书名:微波技术.测量与实验
作者:严利华
页数:299
定价:¥47.0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8-01
ISBN:9787516519967
PDF电子书大小:7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微波技术.测量与实验》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