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
本书特色
[
本书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措施和应对机制,了解和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从而对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影响下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荒政、民间救助等社会应对机制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力图揭示水灾影响下的东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内容简介
[
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发,尤其是晚清时期,随着东北地域开发,在经济与社会获得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水灾发生越来越频繁,给当时的小农经济、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极大影响。本书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措施与应对机制,了解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从而对清代东北地区的水灾与其影响下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的荒政、民间救助等社会应对机制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力图揭示水灾影响下的东北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变化及其规律,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防灾、救灾工作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清代东北地区水灾频发,尤其是晚清时期,随着东北地域的开发,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逐渐遭到破坏。水灾频繁发生,给当时的小农经济、百姓生活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极大影响。本书从区域经济史和区域社会史的视角,探讨了有清一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打击下的小农经济、灾民生活、社会冲突、政府与民间的救灾措施和应对机制,了解和把握水灾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机制,从而对清代东北地区水灾及其影响下的经济、社会,以及政府荒政、民间救助等社会应对机制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力图揭示水灾影响下的东北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规律,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防灾、救灾工作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
作者简介
[
于春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和中国古代史明清史专业博士学位,以及南京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学位。多年来从事东北农业经济史、灾害史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4部,申报获批省厅级项目3项并全部结题,参与各级各类项目多项。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农业历史文化学会理事。
]
目录
绪 论 **节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章 清代东北地区的水灾 **节 水灾概况及特征 第二节 特大水灾 第三节 水灾的成因第二章 水灾与小农经济 **节 劳动力资源被破坏 第二节 农业生产凋敝第三章 水灾与灾民生活 **节 生存环境恶劣 第二节 物质生活匮乏 第三节 灾民生活悲惨第四章 水灾与社会冲突 **节 抢粮 第二节 闹灾 第三节 抗捐 第四节 盗掠第五章 政府救济 **节 政府的救灾措施 第二节 防灾减灾措施 第三节 救灾的实效分析第六章 民间救助 **节 设立慈善机构 第二节 置办民仓 第三节 筹办义赈结 语
封面
书名: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
作者:于春英
页数:224
定价:¥7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20100939
PDF电子书大小:11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清代东北地区水灾与社会应对》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