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本书特色
[
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历程,并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归纳和比较了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典型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构建。同时,作者借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收集了国际农村社会工作学界大量的研究成果,因而本书在探索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经验的同时,体现出了前沿性、时代性和国际化视野。
]
作者简介
[
蒋国河,男,江西吉安人,1975年出生,2004年考入南开大学, 2007年6月获法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学部委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3-2014),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和反贫困研究,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江西财经大学减贫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为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MSW)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在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挂职研究一年),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民政部招标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一等资助)等省部级以上课题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出版专著两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近30篇,其中国际权威SSCI论文1篇,四项成果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章 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章 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民国乡村建设与本土农村社会工作 3.2 当代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 3.3 小结: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第4章 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反思与建构 4.1 农村社会工作典型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 4.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的反思:问题和挑战 4.3 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的建构:一个框架分析第5章 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以万载为例 5.1 问题的提出 5.2 贫困概念与反贫困政策的相关理论 5.3 精准扶贫的现状与问题:以江西为例 5.4 专业社会工作在农村反贫困中的介入视角与实践空间 5.5 万载县永新村妇女互助储金会案例分析 5.6 万载县罗山新村“致富驿站”项目 5.7 万载社工参与贫困户大病救助案例 5.8 反思与建议第6章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案例分析 6.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社会保护服务的发展 6.2 婺源县浙源乡“少年之家”案例分析 6.3 乐平未保中心“阳光儿童之家”案例第7章 农村社会工作机构资源拓展的案例分析——以四川理县X机构为例 7.1 四川理县X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历程 7.2 四川理县X机构的运作机制 7.3 X机构资源拓展策略:以“湘理情”发展项目为例 7.4 X机构及四川理县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若干问题反思 7.5 小结第8章 结语 8.1 研究总结 8.2 本书的创新之处 8.3 本书的不足之处参考文献附录一 贫困村民基本生活状态调查问卷附录二 江西万载等案例访谈记录编码表附录三 四川理县访谈记录编码表附录四 访谈提纲附录五 访谈提纲(四川理县)附录六 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附录七 中共万载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 的意见附录八 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粤东西北地区“双百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 运营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后 记
封面
书名: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
作者:蒋国河
页数:292
定价:¥7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20119948
PDF电子书大小:4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模式》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