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
本书特色
[
本书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框架下,以“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发展经济学的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发展进程中交汇融合的两条历史线索,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理论硬核、接纳现代方法,探索和构建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以此推动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作者简介
[
周绍东,男,安徽枞阳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目录
绪 论基本原理篇**章 以发展为主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源泉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二 计划经济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思想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四 现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主线和逻辑结构 本章小结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一 旧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学术争论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1949~1978 三 发展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78年至今 本章小结第三章 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 一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础 四 “能动的社会人”所提出的实践要求 本章小结第四章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一种历史视角 一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五阶段论” 二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三阶段论 三 物的依赖性阶段向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的转变 本章小结第五章 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社会有机体视角 一 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总体判断:1993~2013 二 社会有机体的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 三 中国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2002~2015 本章小结微观行为篇第六章 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与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 一 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转变 二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行为决策调查分析 三 调研分析的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第七章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方式选择 一 农业生产方式:一般与特殊 二 “互联网 ”推动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本章小结第八章区域生产方式选择:主导产业的甄别和遴选 一 经济起飞与主导产业 二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双重视角的主导产业选择 三 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主导产业选择方法 四 我国三大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 本章小结宏观建构篇第九章 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农地制度设计 引言 一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 二 新一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农业生产方式变迁 三 资本主导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理论逻辑和制度弊端 四 农地制度改革主动引领农业生产方式演进 本章小结第十章 从比较优势到引领能力:生产方式开放模式设计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困境 三 双赢与剥削: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视角 四 从比较优势到引领能力:基于显性优势指数的产业组合选择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第十一章 五大发展理念:时代品质与实践要求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理念的演进历程 二 “五大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三 从历史路标视角理解发展理念 四 以生产方式作为理论硬核阐释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五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重大经济现实问题研究 本章小结结 论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
作者:周绍东
页数:319
定价:¥11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20121439
PDF电子书大小:8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发展为主线》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