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宋词话
本书特色
[
词之文体形式于两宋时代登临审美颠峰,而词话作为与之密切关联的理论探究之果实,也从萌芽至发展、丰富至成熟,留下完整的历史图谱。该著从美学视角对两宋词话进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研究,运用现代文艺学理论对两宋词话的代表性文本予以描述和诠释,并综合西方美学的相关观点进行比较与印证,进而给予价值评价并作出相应的理论归纳,着力立足于辩证理性和历史理性相统一的立场提出美学新见,由此使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的方法论得以统一。
]
作者简介
[
颜翔林,男,江苏淮安人。文艺学硕士、古典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水乡泽国的洪泽湖畔赋予本真而丰富的自然体验,南国楚风熏染思与诗交融的美学追求。出版专著:《怀疑论美学》《死亡美学》《后形而上学美学》《庄子怀疑论美学》《当代神话》《审美范畴》《楚辞美论》《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历史与美学的对话》《当代美学教程》等;出版美学随笔集《夕阳落叶》、诗集《湖畔集》。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外国文学研究》《电影艺术》《上海文化》《南国学术》等刊物发表一百四十余篇论文。
]
目录
导论(1)
**编北宋词话
——词话的酝酿
**章吴处厚词话(31)
**节药名词——词的独特的审美形式(31)
第二节“气象”——词话的理论概念(35)
第三节艳丽与道德——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纠偏(36)
第二章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39)
**节词话——词的专有研究形式(39)
第二节本事——词之美学特征和批评方式(41)
第三章李之仪词话(43)
**节词的文体特性(43)
第二节词与生活情感(44)
第四章陈师道词话(46)
**节本事——词为生活实践的体现(47)
第二节本色——词的传统审美境界(48)
第三节本真——人性的真实存在(49)
第五章赵令畤词话(51)
**节词和“诗意栖居”(51)
第二节词的叙事功能(54)
第三节词家品评(57)
第六章魏泰词话(61)
**节文人相轻,因词结怨(61)
第二节抛弃性别偏见(63)
第七章叶梦得词话(65)
**节本事——国事、政事、家事(66)
第二节词家评价(67)
第三节渔父词评(71)
第二编南宋前期词话
——词话的发展
**章杨湜《古今词话》(79)
**节论词的生活内容的扩大——人生价值与
词的关系密切(79)
第二节论词的审美功能的丰富——人生趣味与
词关系密切(82)
第三节阐释学的失误——《古今词话》之不足(85)
第二章鲖阳居士《复雅歌词》(88)
**节词与地域风俗(89)
第二节社会历史批评(90)
第三章王灼《碧鸡漫志》(92)
**节词的起源论和词的艺术本体论(93)
第二节词的审美标准——性情、自然、中正、雅(96)
第三节宋词作家论——审美风格论(100)
第四节批评方法论(105)
第五节词调论(108)
第四章胡仔《苕溪渔隐词话》(111)
**节推崇词的整体美和结构美(112)
第二节推崇词的意境美与形式美(114)
第三节求实的批评态度(118)
第四节辩证分析与审美感悟的统一(120)
第五章张邦基词话(123)
**节梦境中作词(123)
第二节词与主体情境(126)
第六章袁文词话(129)
**节背景考据(129)
第二节道德立场(131)
第七章吴曾《能改斋漫录》(133)
**节话语和意境的溯源(133)
第二节作品品评(136)
第三节风雅人生(139)
第四节生命的悲剧意识(141)
第五节题材之思(145)
第六节词调考据(151)
第八章王明清词话(153)
**节词为政治工具(153)
第二节词与梦境之关系(156)
第九章王楙词话(160)
**节论辩式批评(160)
第二节考源和点评(163)
第十章洪迈词话(167)
**节有关词的“志怪”(167)
第二节游戏·智慧·幽默(171)
第三节艺术品评(175)
第四节写实人生与昭示命运(179)
第五节题材(181)
第十一章曾季狸词话(184)
**节点化(184)
第二节评点(187)
第十二章张侃《拙轩词话》(189)
**节词之起源论(189)
第二节词家词作论——比较方法的运用(191)
第三编南宋后期词话
——词话的丰富
**章岳珂《桯史》(197)
**节词作白日梦(197)
第二节辛词多用事(199)
第二章张端义词话(203)
**节作家作品论(203)
第二节伦理批评(207)
第三节流行文化(209)
第三章魏庆之词话(213)
**节批评后山词话,为苏词辩护(213)
第二节批评易安词论(215)
第四章黄升《中兴词话》(218)
**节词与历史文化语境(219)
第二节词作论(222)
第五章俞文豹词话(225)
**节话语阐释(225)
第二节艺术鉴赏(229)
第三节历史意识(232)
第六章罗大经词话(236)
**节词的价值判断(236)
第二节词的审美判断(237)
第七章刘克庄词话(241)
**节否定性批评(242)
第二节审美的艺术批评(246)
第八章陈郁词话(249)
**节“痛苦”——创作动因(249)
第二节超越前人(251)
第九章周密《浩然斋词话》(254)
**节词与民俗(254)
第二节词的文学继承性(255)
第十章沈义父《乐府指迷》(257)
**节审美创造论(257)
第二节艺术技巧论(260)
第三节辩证的词学眼光(268)
第十一章刘壎词话(271)
**节创作心理(271)
第二节辩证的审美批评(274)
第十二章张炎《词源》(277)
**节词的起源和审美特性(278)
第二节词的审美理想(281)
第三节艺术创造论(285)
第四节艺术技巧论(292)
第五节鉴赏论(296)
主要参考文献(300)
主要人名、术语对照(314)
后记青青河畔草(327)
封面
书名:论两宋词话
作者:颜翔林
页数:328
定价:¥118.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1-01
ISBN:9787520354943
PDF电子书大小:13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论两宋词话》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