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沉思录
节选
[
《教育沉思录/政协委员文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论断对于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它既不是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从海外搬过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与五千年中华文明高度相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统一性。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道德的普适要求,与传统文化倡导的仁爱德义及无数仁人志士的实践追求深度契合。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来重视信仰和伦理,强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讲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要求个体的自我完善内在关联着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孔子说“修己以安人”:“修己”即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安人”则是使社会成员安居乐业,即社会群体利益的普遍实现。个体道德的自我完善,*终是为了群体利益的实现,其达成路径是《大学》里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将自我实现与群体认同合而为一。中国历代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情怀,正是体现了民族精神。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层面的要求,也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儒家认为,公正、平等就是诚信在社会层面的具体化。程颐指出:“能恒久于中,则不失正矣。中重于正,中则正矣,正不必中也。”朱熹说:“盖无私心,然后好恶当于理,程子所谓‘得其公正’是也。”即人们通过诚信培育出公正、公心,他们待人待事,就能够不偏不倚,平等均衡。孟子指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德治与法治缺一不可。荀子强调法治,通过“法治”与“礼治”进行互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针对国家层面而言,也能在传统文化找到思想根源。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包括身心和谐、己群和谐、天人和谐。比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理念,“尔我不侵”“礼尚往来”“等贵贱、均贫富”等思想,都表达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精神意蕴,铸造了中华民族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伦理品质。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到两干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思想体系,有内在的逻辑性,个体、社会、国家在践行过程中,无法割裂开来。 ……
]
内容简介
[
《教育沉思录/政协委员文库》是“政协委员文库”丛书之一种。全书共分九辑,分别为“文化建设”“教育改革”“立德树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终身教育”“靠前交流”,从文化建设的意义、教育改革的紧迫性、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各层次教育的不同特点、以及靠前间教育理念的交流碰撞等方面出发,对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有深刻的思考。
]
作者简介
[
胡卫,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先后承担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民进中央、国家哲社、全国教科的大量研究项目,多项研究课题获奖。2012年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著有作品多部,在报纸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
目录
辑一 文化建设 传承与超越: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关于大力发展现代知识服务业的几点思考 从文化属性和法人分类视角探讨财政投入的策略 发挥文化启蒙济世的作用 弘扬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引领教育改革辑二 教育改革 教育现代化:使命与选择 对传统教育的再认识 上海要写好教育综合改革这篇大文章 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促进教育装备发展辑三 立德树人 道德教育内容层次分解 学校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探讨 学会负责 创新转型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编制及实施辑四 基础教育 论基础教育质量规格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基础教育八大问题的思考 “减负”问题:一个制度层面的思考 关于拓宽中小学课程范围着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议 “牛蛙之殇”给我们的反思及警示 民办学前教育提质升级追在眉睫辑五 高等教育 大学制度创新的目标追求 高等教育应提高经济社会贡献度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大学毕业生“适应期”问题初探辑六 职业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培训体系的制度设计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职业教育:引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技能产业工人辑七 民办教育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 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与策略 上海民办教育的问题症结及其解决思路 办学体制改革:多元化的教育诉求 民办学校法人分类管理问题研究 为了更好的“牵手 关于民办学校收费放开的政策建议 坚定非营利道路,打造百年名校辑八 终身教育 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本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终身教育的视野和策略 尊严养老 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I制度加快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辑九 国际交流 当东方遇到西方:中西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在理解与合作中前行 教育国际化要植根中国土壤
封面
书名:教育沉思录
作者:胡卫 著
页数:469
定价:¥88.0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1-01
ISBN:9787520506960
PDF电子书大小:6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教育沉思录》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