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

内容简介

[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将“借用”现象限定在绘画领域内进行探讨。我们知道,任何现象都会因不同的视角而不止一次地被重新审视和定位,甚至引起争议,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对抗性的博弈为绘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拓了无限空间。绘画中的“借用”现象*其普遍且多样,其中既有图像间的“借用”,又有形式语言的“借用”,还有题材的“借用”。模拟、移植和改造是形成“借用”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绘画的终目的要落实到创作上,靠创作来体现。因此,以创作为基准研究绘画现象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通过对绘画中“借用”现象的层层分析,试图去除其表面的遮蔽,进而界定现象属性间彼此的范畴和界限,并将其分为非创作状态、准创作状态、亚创作状态和创作状态四种类型。借此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自律与他律的交织中批判地反省,借鉴地吸收。后,研究探讨了绘画中“借用”现象与艺术的本质和创造力的关系,全书强化了画家自主创作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期冀唤起绘画创作的精神重建,从而解决创作中的实际问题,实现艺术家自身确证的大化。因为思想是绘画的灵魂,人文精神是绘画的体现,所以,借助思维方式赋予绘画以生命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和追求。

]

目录

**章 绪论**节 研究内容及范畴一、研究对象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第二节 研究背景一、文化政策的引领推动二、绘画谱系自身的延展第三节 研究缘起一、思想突围二、创作困境第四节 研究综述一、已有成果二、相关理论第五节 研究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价值第六节 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二、研究框架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 “借用”现象的普遍存在与呈现样式**节 图像问的“借用”一、经典范式的力量二、自我的衍生第二节 形式语言的“借用”一、表现方法的程式化二、表现形式的认同三、时代风尚的流行第三节 题材的“借用”一、宗教题材的“借用”二、神话题材的“借用”三、现实题材的“借用”本章小结第三章 “借用”现象的成因**节 模拟一、复制二、仿制三、临摹第二节 移植一、个性语言二、模件组装第三节 改造一、便捷立像二、意图传达本章小结第四章 “借用”现象的性质及影响**节 非创作状态一、作伪与代笔二、机械复制第二节 准创作状态一、同类传承二、异类效法第三节 亚创作状态一、语言套用二、风格划一第四节 创作状态一、方法论二、观念阐释本章小结第五章 “借用”现象对绘画创作的启示**节 从“借用”现象看艺术的本质与创造力一、艺术的本质二、创造力第二节 原创性之于“借用”现象一、原始美术二、民间美术三、儿童画第三节 “借用”现象中创造力的实现一、“借用”现象中的个性表达二、“借用”现象中的语言方式三、“借用”现象中的实验手段四、“借用”现象中的自由创造本章小结一、“借用”的原理二、“借用”予无价值以艺术价值三、“借用”的启示第六章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图片来源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摘录)附录三:杨德树先生带领下的临摹实践教学附录四:童心说附录五:异质同构与异形同构附录六:“新工笔”发展历程附录七:借壳上市后记

封面

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

书名: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

作者:赵雪

页数:186

定价:¥39.8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0575079

PDF电子书大小:1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绘画中的借用现象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