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

本书特色

[

近代学术己进入中外交错的时代,中国现 代史学的形成与域外因素渊源甚深。李孝迁编著的《 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大体 以史学为限,着重讨论中国现代史学中的两 大阵营——“正统派”和“左派”,其与域外汉 学、国际左派中国研究存在怎样的学缘关系, 进而揭示两派与海外同行的微妙关系:既有承 启的一面,又有互相竞争的一面。《域外汉学与中国 现代史学》不是一 本通论性著作,而是以专题研究为主,兼顾点 面,力图在新史料的发掘上有较大的突破,以 期更清晰地呈现正统派史学与域外汉学、左派 史学与国际左派中国研究的互动关系,从而对 中国现代史学的特质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

内容简介

[

李孝迁编著的《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共八章,主要特点如下:首先,充分利用中外各种图书数据库资源。课题所涉及的文献,极为零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梳理出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仅靠传统的检索手段则远远不够,尚需充分结合各种数据库资源以及检索工具,如此才有可能在新史料发掘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其次,兼顾“人”与“书”两个层面。先行成果似过度重视“人”的作用,尤其是中外学人的交往,这方面*优秀的作品是桑兵先生《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一书。人际网络交往固然重要,但汉学著作在中国史学界的流传情形,或许对中国现代史学发展更为重要,先行成果对此探讨不多,导致难以准确评估汉学在何种程度上形塑了中国现代史学;*后,详人所略,略人所详。在研究内容上,不追求“大而全”,以专题研究为主。与课题有关的一些专题,有些已被较好处理过,若非高明者的洞见或新史料的大量披露,难免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为了避免出现简单整合他人成果的概论性著作,所设计的若干专题,既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又需要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如此才能真正推进该领域的研究。

]

目录

引言**章 “他人人室” **节 “吾道西矣” 第二节 “与之角胜” 第三节 “他山之石” 第四节 “不能取来做准”第二章 域外汉学与古史研究 **节 西方汉学疑古论 第二节 “尧舜禹抹杀论” 第三节 高本汉与《左传真伪考》 第四节 毁誉参半的葛兰言第三章 域外汉学与中西交通史 **节 典范引入 第二节 汉学译业 第三节 课程设置第四章 国际左派中国研究与中国左派史学 ——以拉狄克为探讨中心 **节 苏日中联动_ 第二节 国际左派中国研究 第三节 其人与其书 第四节 批判与接受第五章 魏特夫与近代中国学术界 **节 《中国经济与社会》 第二节 《地理学批判》 第三节 魏特夫与中国学者第六章 在华汉学研究机构 **节 中德学会 第二节 中法汉学研究所第七章 北京华文学校 **节 学校沿革 第二节 职员·教员·学员 第三节 中外人士讲演第八章 民国学界汉学史介研 **节 缘起与情形 第二节 汉学史课程 第三节 特点与反思附录:民国时期影印汉学书目征引文献人名索引

封面

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

书名: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

作者:李孝迁

页数:436

定价:¥88.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32571895

PDF电子书大小:13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域外汉学与中国现代史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