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一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
节选
[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做好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的确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父母为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困惑、烦恼。这《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就像一面放大镜,帮助父母看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行为动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是怎样的,父母应该怎样去应对处理,让您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的大成之作,系统地从生活、道德、人际关系、游戏、性格、感情、语言、表现和能力等九个方面,阐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疑惑,细致八微地分析解读,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法,让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
相关资料
[
边玩边吃
“别玩了,赶紧把饭吃完!”
“嗯。”
“再不吃完,我可要收拾桌子了!”
“嗯。”
“还在玩!去幼儿园要迟到了!”
“嗯。”
“妈妈可要上班去了,待会儿让你自己去幼儿园!”
“好妈妈,等等我吧,我这就吃。”
每天早上,妈妈都要为星爱的吃饭发愁。做母亲的总是心急火燎地催促孩子吃饭,但是孩子却总是慢腾腾地边玩边吃。因此.母子俩总是为吃饭闹得很不愉快。
孩子怎么想
大人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把玩与吃分开对待,他们要求孩子们坐在餐桌旁就要专心致志地吃饭,不能一边吃饭一边东张西望,或者离开座位满屋子乱跑。尽管他们自己也时常会一边吃饭,一边看报纸、看电视,或者与别人聊天儿。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父母在对待自己和对待孩子上采用了“双重标准”。父母自己没有以身作则,这就难怪孩子们对母亲的催促和唠叨常常大为不满了:
“妈妈总是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快点吃,但是她为什么不管一管爸爸呢?爸爸不也是一边吃饭一边玩吗?妈妈只知道管我,从来就不管爸爸!她真是一个偏心的妈妈!”
孩子们都是很好动的,即使是在餐桌旁,他们也并不想安静下来。孩子们又是天生的游戏家,周围的一切都成为吸引他们的东西。比如勺子碰到碗发出的“叮当”声,在孩子们听来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他们跃跃欲试,拿着勺子敲击着碗碟,兴奋地大叫大嚷。
父母怎么教
每一位做母亲的都希望孩子能多吃一点,因此,虽然嘴上说着“我要收拾桌子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对付孩子的一种策略,并不真的就动手收拾桌子。久而久之,就让孩子抓住了妈妈的弱点:“不管妈妈说什么,她总会等我吃完了再收拾桌子的!”于是,妈妈说妈妈的,孩子照玩不误,这让做母亲的感觉很头痛。
有一位妈妈针对孩子的这种心态,认为不应该对孩子过分纵容。她的做法通常是这样的:在早餐桌上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不管他是边吃边玩也好,或是只玩不吃也好,只要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她就会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不要吃了,该去幼儿园了!”然后把孩子从餐桌上拽走。
当然,大多数母亲并不认可这位妈妈的做法,因为她们觉得这位妈妈的做法实在是有些“残忍”。但是不管大家认不认可,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孩子慢慢养成了在上幼儿园之前把饭吃完的习惯。
最不明智的做法是老在孩子的耳边絮叨个不停,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孩子天生都有一点逆反心理,你越是让他快吃,他反而越是磨磨蹭蹭。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
]
本书特色
[
韩国儿童心理专家倾力之作,奉献给中国父母的精心礼物。
不同的思维
早上起来,妈妈要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忙得不可开交。于是,妈妈对星爱说:
“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把上衣和裤子穿上好吗?”
“好的。”
一刻钟后,妈妈把早餐端上了餐桌。可是,她发现星爱还在他的小房间里没有出来。
“星爱,你的衣服穿好了吗?”
“穿好了。”
“那为什么不出来吃饭?”
“我还没有穿袜子和鞋子。”
“你自己不是会穿吗?为什么不穿上?”
“可是你没有说让我穿袜子和鞋子呀!”
“穿衣服当然要穿鞋袜了。”
“反正你没有让我自己穿这些。”
这样的经历,也许每个妈妈都有过,有时候会感觉哭笑不得,有时候又觉得孩子好像跟自己对着干似的。其实,孩子的思维和大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父母应该尽量与孩子换位思考,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尊重孩子的想法,聆听孩子的声音,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只有真正了解了孩子是怎么想的,我们做父母的才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金京心
]
内容简介
[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做好这个人生导师的角色,的确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许多父母为找不到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困惑、烦恼。这本书就像一面放大镜,帮助父母看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在成长中表现出的行为动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是怎样的,父母应该怎样去应对处理,让您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
本书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的大成之作,系统地从生活、道德、人际关系、游戏、性格、感情、语言、表现和能力等九个方面,阐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疑惑,细致八微地分析解读,有理有据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法,让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再感到无所适从。
]
作者简介
[
金京心,白羊座,出生于韩国首尔,毕业于韩国汉阳女子大学。韩国儿童心理专家,曾从事东亚语言、儿童心理学和女性心理咨询学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后定居北京。著作有《女人的成熟与优雅》等作品,《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是作者多年对儿童心理研究之大成,倾力奉献给中国父母的精心礼物。
]
目录
自序part ⅰ 生活 边玩边吃 穿脱衣服慢吞吞 用脏手吃东西 乱扔玩具 喜欢收集杂物 做危险游戏 喜欢饲养小动物 左撇子 切菜刀危险吗? 不要溺爱孩子 防止交通事故 学习游泳part ⅱ 道德 喜欢告状 爱撒谎 随便拿人东西 任性 捣乱 偷拿妈妈的钱 说话不算数 撩女孩子的裙子 没有礼貌 错误一犯再犯part ⅲ 人际关系 内向和腼腆的孩子 富有同情心 想象中的朋友 多派孩子去买东西 父母选择的朋友 爱欺负人的孩子 受人欺负的孩子 以自我为中心 与陌生人交往 培养社会活动能力part ⅳ 游戏 易厌倦的玩具 不肯放弃又旧又脏的玩具 给病人看病 有输有赢的游戏 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假想游戏 运动游戏 旁观游戏 平行游戏 边吃饭边看电视 喜欢冒险行为part ⅴ 性格 离不开妈妈 依赖心重 贪心 性情乖戾 缠人 好动 性急 神经质 过分活泼 举动与众不同pdrt ⅵ 感情 爱哭 爱发脾气 怕鬼 嫉妒 欲望得不到满足 怀有自卑感 感情矛盾 精神紧张 改不掉的毛病 培养“我是好孩子”的意识part ⅶ 语言 喋喋不休 骂人 刨根问底 改不了的幼儿语 在幼儿园里怯声怯气 语言滞涩 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反复读同一本书part ⅷ 表现 个性的表现 爸爸的画像 妈妈的画像 讨厌画画儿 培养创作热情 画同样的画儿 发泄感情的指涂法 自由表现自己 音盲part ⅸ 能力 灵巧的手指 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培养思考能力 学习能力 适宜能力 创造能力 社会性智力 语言型智力 动作型智力 培养节奏感 文字教育 外语学习
封面
书名: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一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
作者:金京心著
页数:243
定价:¥24.8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542742940
PDF电子书大小:9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孩子怎么想父母怎么教-一个韩国妈妈的教子手记》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