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新课标·新阅读:呼兰河传(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
节选
[
《新概念 新课标 新阅读 呼兰河传》: 四 第二年夏天,后园里种了不少的韭菜,是因为祖母喜欢吃韭菜馅的饺子而种的。 可是当韭菜长起来时,祖母就病重了,而不能吃这韭菜了,家里别的人也没有吃这韭菜,韭菜就在园子里荒着。 因为祖母病重,家里非常热闹,来了我的大姑母,又来了我的二姑母。 二姑母是坐着她自家的小车子来的。那拉车的骡子挂着铃当,哗哗啷啷的就停在窗前了。 从那车上**个就跳下来一个小孩,那小孩比我高了一点,是二姑母的儿子。 他的小名叫“小兰”,祖父让我向他叫兰哥。 别的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不大-会儿工夫我就把他领到后园里去了。 告诉他这个是玫瑰树,这个是狗尾草,这个是樱桃树。樱桃树是不结樱桃的,我也告诉了他。 不知道在这之前他见过我没有,我可并没有见过他。 我带他到东南角上去看那棵李子树时,还没有走到眼前,他就说: “这树前年就死了。” 他说了这样的话,是使我很吃惊的。这树死了,他可怎么知道的?心中立刻来了一种忌妒的情感,觉得这花园是属于我的,和属于祖父的,其余的人连晓得也不该晓得才对的。 我问他: “那么你来过我们家吗?” 他说他来过。 这个我更生气了,怎么他来我不晓得呢? 我又问他: “你什么时候来过的?” 他说前年来的,他还带给我一个毛猴子。他问着我: “你忘了吗?你抱着那毛猴子就跑,跌倒了你还哭了哩!” 我无论怎样想,也想不起来了。不过总算他送给我过一个毛猴子,可见对我是很好的,于是我就不生他的气了。 从此,天天就在一块玩。 他比我大三岁,已经八岁了,他说他在学堂里边念了书的,他还带来了几《新概念 新课标 新阅读 呼兰河传》,晚上在煤油灯下他还把书拿出来给我看。书上有小人、有剪刀、有房子。因为都是带着图,我一看就连那字似乎也认识了,我说: “这念剪刀,这念房子。”他说不对: “这念剪,这念房。” 我拿过来一细看,果然都是一个字,而不是两个字,我是照着图念的,所以错了。 我也有一盒方字块,这边是图,那边是字,我也拿出来给他看了。 从此整天的玩。祖母病重与否,我不知道。不过在她临死的前几天就穿上了满身的新衣裳,好像要出门做客似的。说是怕死了来不及穿衣裳。 因为祖母病重,家里热闹得很,来了很多亲戚。忙忙碌碌不知忙些个什么。有的拿了些白布撕着,撕得一条一块的,撕得非常的响亮,旁边就有人拿着针在缝那白布。还有的把一个小罐,里边装了米,罐口蒙上了红布。还有的在后园门口拢起火来,在铁火勺里边炸着面饼了。问她: “这是什么?” “这是打狗饽饽。” 她说阴间有十八关,过到狗关的时候,狗就上来咬人,用这饽饽一打,狗吃了饽饽就不咬人了。 似乎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我没有听进去。 家里边的人越多,我就越寂寞,走到屋里,问问这个,问问那个,一切都不理解。祖父也似乎把我忘记了。我从后园里捉了一个特别大的蚂蚱送给他去看,他连看也没有看,就说:“真好,真好,上后园去玩去吧!”新来的兰哥也不陪我时,我就在后园里一个人玩。 ……
]
内容简介
[
《新概念 新课标 新阅读 呼兰河传》以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中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还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
作者简介
[
萧红(1911~1942年),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一位传奇性人物。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
目录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读后感悟 必考点自测
封面
书名:新概念·新课标·新阅读:呼兰河传(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
作者:萧红
页数:190
定价:¥25.8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3
ISBN:9787544261623
PDF电子书大小:8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概念·新课标·新阅读:呼兰河传(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篇目)》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