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学现代建构论
内容简介
[
本书将审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 全面、深入探讨了审美学现代建构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资源问题, 提出了在现代水平上研究审美经验, 创新审美学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式, 推动审美学现代建构的一系列新的思路和见解 ; 以系统 畚�基础构建了审美心理研究的独特的理论系统框�? 重点论
]
作者简介
[
彭立勋,1937年生于湖北。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曾任中文系副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1987年受国家教委派遣,到英国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回国后调至深圳,负责创办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历任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美的欣赏》(1984年)、《美感心理研究》(1985年)、《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两人合著,1986年)、《西方美学名著引论》(1987年)、《审美经验论》(1989年)、《美学的现代思考》(1996年)、《西方美学史》第二卷(三人合著,2005年)、《趣味与理性:西方近代两大美学思潮》(2009年)等。著作曾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全国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深圳经济特区十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目录
审美之谜与美学之思——我的美学探索之路**篇 审美学现代建构的理论思考 **章 审美学学科定位与现代建构 **节 审美学的学科定位与当代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审美学的主要形态 第三节 审美学的现代建构与学术创新 第二章 审美经验研究与现代科学方法论 **节 当代美学研究重点的转移 第二节 更新审美经验研究的思维方式 第三节 用现代科学新成果分析审美经验 第三章 审美心理系统整体论 **节 从整体性上把握审美心理特性 第二节 审美心理结构的多层次性 第三节 审美心理生成的动态性 第四章 审美认识结构方式论 **节 形象观念与审美认识 第二节 审美认识结构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审美认识结构的中介作用 第五章 审美情感结构方式论 **节 审美情感活动的多种形式 第二节 审美愉快的不同层次 第三节 审美情趣的形成及其作用 第六章 美感发生心理机制论 **节 审美直觉的特点及其形成 第二节 审美形式感的产生机制 第三节 审美愉悦感发生的心理机制第二篇 审美学现代建构的西方资源 第七章 英国经验派的审美心理学说 **节 从美的本体转向审美心理研究 第二节 审美内在感官学说 第三节 审美趣味学说 第四节 审美的观念联想和同情学说 第八章 康德的审美哲学 **节 审美判断力:联结自然和自由的桥梁 第二节 美和鉴赏判断的分析 第三节 崇高和崇高感的分析 第四节 审美理想与审美理念 第九章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审视 **节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作用 第二节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贡献 第三节 西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局限及启示 第十章 现象学审美经验理论述评 **节 审美经验的特点和过程 第二节 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 第三节 审美价值与审美经验 第四节 意向性与审美主客体关系 第十一章 当代西方审美知觉理论辨析 **节 审美知觉的特殊方式问题 第二节 审美知觉的心理构成模式 第三节 审美知觉整体性与格式塔心理学 第四节 审美知觉表现性与“异质同构”说第三篇 审美学现代建构的中国资源 第十二章 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比较 **节 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的理论形态差异 第二节 对审美主客体关系认识的差别 第三节 对审美心理结构及过程的不同理解 第四节 对审美观照心理特点的各别解释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审美心理学建设回顾 **节 中国现代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对审美经验特质和心理机制的探讨 第三节 对艺术创造心理活动及特征的研究 第十四章 中西结合:中国现代审美学之探索 **节 借鉴西方美学观念阐释中国美学范畴 第二节 中西结合建构文艺心理学体系 第三节 中西美学和艺术审美经验比较研究 第十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心理学 **节 推进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融合互补 第二节 实现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思想现代转换 第三节 确立现代审美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附录彭立勋的审美学研究彭立勋美学研究的特色与学术成就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审美学现代建构论
作者:彭立勋著
页数:285
定价:¥38.0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50710009
PDF电子书大小:1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审美学现代建构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