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基础教育
节选
[
《G20国家教育研究丛书:德国基础教育》: 二、课程改革方向 1.更加重视外语学习 欧洲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要求青年人有更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而外语学习在德国各联邦州基础教育中获得了更多的重视。 在1964年通过的《联邦共和国各州之间统一学校制度的修正协议》(简称《汉堡协定》)中,各联邦州就基础教育中的外语学习的安排达成了统一,规定各州从五年级开始学习**外语,通常是英语。近30年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外语学习在德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1994年修订的《小学工作的建议》中,各州文教部长会议(KMK)已经开始建议可以将外语的学习提早到小学教育中来,之后很多州开始在小学阶段引入外语教育。不过文教部长会议(KMK)没有规定小学外语学习的具体要求,是否设置外语课程和如何设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自主安排,而且外语课程主要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并不列入小学必修课的范畴。 1999年文教部长会议(KMK)达成协定,规定文理中学的学生可以从六年级开始可以学习第二外语,从八年级开始可以学习第三外语。 2000年以来,在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成为德国各州的普遍趋势。通常是在三、四年级开设,也有一些州提早到一年级和二年级就学习外语。为了充分利用小学生在年龄和发育特征方面具备的外语学习的特殊优势,迎接欧洲一体化及全球化背景下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要求,2011年文教部长会议(KMK)通过了《关于提高外语能力的建议》,进一步提高了外语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这份建议也明确提出,小学应当进行外语教学,并且学生在四年级结束时外语能力达到欧洲语言标准分类(GER)*低的Al-级水平(KMK,2011)。 目前德国所有联邦州都已经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其中有6个州已经开始从一年级设置外语课,通常为1-4年级每周2课时。如目前在巴伐利亚州有近50%的小学进行外语教学,25%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外语教学。而部分文理中学已经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很多学校从六年级开始开设第二外语,而针对那些确实有语言学习能力的学生,学校还加开第三、第四外语。在六年制的实科学校里,巴伐利亚州也引进多语言的教学,特别是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开设了法语或西班牙语作为第二门外语。 ……
]
本书特色
[
由秦琳的《德国基础教育(精)》重点考察研究德国的基础教育,即小学到高中阶段。以描述芬兰的基础教育现状为主,需要的时候做部分的历史回顾。本书纵深研究德国近10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重点关注德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和亮点。全书包括:前言、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基础教育制度及结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与方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基础教育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升学与考试制度、品格养成教育、社会教育资源、基础教育的亮点以及附录。 本书为基础教师、学校领导、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者、教育科研机构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不出国门知晓全球教育的**资料性。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为十章, 主要内容包括: 德国基础教育的历史沿革 ; 德国基础教育的规范、结构和基本制度 ;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材 ; 德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与方法 ; 德国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等。
]
目录
序引言**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历史沿革 **节 从中世纪到德意志帝国:旧制度下的德国基础教育发展 一、从中世纪到宗教改革:德国地区教育制度的兴起 二、宗教改革:义务教育的兴起 三.、普鲁士的崛起与近代教育改革 第二节 从德意志帝国到魏玛共和国:德国现代基础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德意志帝国时期:现代教育制度的体系化 二、魏玛共和国:现代民主教育制度的源头 第三节 战后德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一、冷战时期:德国基础教育制度的延续与改革困境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德国当代教育制度与改革第二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规模、结构和基本制度 **节 德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德国基础教育的规模 二、德国的基础教育投入 三、德国的基础教育参与 四、德国学生在国际学业测评中的表现 第二节 德国基础教育学制体系 一、小学和定向阶段 二、中学初级阶段 三、中学高级阶段 四、基础教育阶段的私立学校 第三节 德国基础教育体系的管理结构 一、德国基础教育体系的权力分配 二、州和地方对教育事务的三级管理第三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材 **节 新世纪以来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理念 二、课程改革方向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设置 一、小学阶段课程设置 二、中学初级阶段课程设置 三、中学高级阶段课程设置 第三节 德国基础教育的教材使用 一、教材的定义 二、教材的审定 三、教材的使用第四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与方法 **节 德国教学论的发展脉络及核心特征 一、德国当代教学论的发展脉络 二、德国当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三、德国教学论理论与实践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二战后联邦德国的主要教学论流派 一、以“修养”为中心的教学论流派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论学派——柏林教学论 三、“控制论”教学论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德国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新趋势 一、德国教学理论的新发展 二、跨学科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三、跨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五章 德国基础教育教师发展 **节 德国的教师教育 一、德国教师教育标准 二、大学阶段的教师教育 三、见习阶段的教师教育 第二节 教师资格和教师聘任 一、教师资格获得 二、教师聘任 第三节 教师在职发展 一、教师继续教育 二、教师职业发展 第四节 教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 一、教师的监督与考核 二、教师的奖励机制 三、教师的惩处和退出机制第六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监测与评价 **节 德国基础教育的国家教育标准 一、德国制定基础教育国家标准的背景 二、德国基础教育国家标准的基本特点 三、德国基础教育国家标准的实施 第二节 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一、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架构 二、参加国际性学生学业测评 三、全国教育标准统一测评 四、学业比较测试(vera) 五、国家教育报告第七章 德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管理 **节 德国中小学校的内部管理 一、中小学校的行政管理结构 二、德国中小学校的教学与班级管理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 一、学校管理的学生参与 二、学校管理的家长参与 三、学校管理的社会参与第八章 德国基础教育的升学与分流制度 **节 德国基础教育升学与考试制度 一、德国小学阶段的升学与考试制度 二、德国中学初级阶段的升学与考试制度 三、德国中学高级阶段的升学与考试制度 第二节 德国基础教育分流制:沿革与批评 一、德国基础教育分流制的历史发展概述 二、对于德国基础教育分流制的批评 三、对德国基础教育分流制度的认同与肯定第九章 德国的社会教育资源 **节 校外教育机构 一、文化设施 二、宗教团体 三、协会社团 四、青少年局 第二节 课外学习活动 一、课外补习 二、兴趣特长发展 第三节 网络教育资源第十章 德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节 通向“教育共和国”之路 一、德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二、确立教育的优先地位 第二节 通过教育实现进步——国家资格倡议下的教育发展 一、发展更多机会、更加公平的教育 二、教育促进多元文化和社会融合 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附录 一、德国基础教育学制图 二、德国特色学校一览后记
封面
书名:德国基础教育
作者:秦琳著
页数:270
定价:¥80.0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60859309
PDF电子书大小:3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德国基础教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