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与汉语智慧
本书特色
[
姜耕玉编著的《新诗与汉语智慧》对20世纪尤其 是八九十年代以来新诗的态势与得失,做了深入思考 与分析。新诗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隐喻结构 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家园的抵达。而对语 言形式的一再疏忽,酿成新诗的世纪缺憾与弊端。《 新诗与汉语智慧》中对新诗意识进行反思,提出汉语 诗性智慧,并从现代诗性体验中,从今古汉诗的贯通 与转换中,从新诗作品及创作实践中,展开具体深入 的考察与理论探索。
]
内容简介
[
姜耕玉编著的《新诗与汉语智慧》系20世纪新诗研究,对百年新诗进行了宏观评估与具体分析,重点总结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新诗的形势与艺术嬗变。新诗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隐喻结构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家园的抵达,而对新诗语言形式的一再疏忽,酿成新诗的严重弊端。本书侧重对新诗意识进行反思,提出汉语诗性智慧。对汉语诗性智慧的生成机制——新诗词汇组合中音节的规则及凝练的特性,展开具体深入的考察和描述。从现代诗性体验中,探讨新诗的汉语音节及其凝练性的可能性。
]
作者简介
[
姜耕玉,生于江南东坝镇,长于苏北盐城。现为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华文诗歌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艺术辩证法》、 《红楼艺境探奇》等七部,诗集《雪亮的风》等二本,大型编著《20世纪汉语诗选》等。《艺术辩证法》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被评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交流重点书目。新诗作品《渔舟唱晚》被选入北师大版中学语文课本。
]
目录
20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西部”诗意80年代诗歌艺术的嬗变:语言形式的强度沉寂中的诗神新诗“革命性”对自身的遮蔽新诗的汉语诗性传统失落考察关于对非诗化倾向的批评及论争 “看”的视角:诗与思 关于批评的“语境”、“立场”及文本真实 “西安”诗变 诗“回到能指”:汉语诗意及精神生态的消失寻找:新诗体文本与母语的批评方式台湾现代派诗的母语情结新诗的文本意识与形式重建口语化叙述与汉语音节“松开鞋带”与“新诗标准”精神之巢与修辞新诗的语言意识与汉语诗性智慧汉语诗性智慧相续相生之基因资源与转换:现代汉语诗意结构形式的可能现代诗的隐喻结构模糊体验:诗的意象性语言奇妙的联觉意象抽象的美丽幻象品或异义:诗意的不确定性汉语诗歌之源及经验诗的生命意识诗人:从“感受者的人”到“创造者的心灵”的实现诗人档案:从战士身份突人诗人的个体化抒情诗,为自己吟唱又为人们吟唱诗形变化:俗而非俗的美学原则附录诗歌作品18首后记
封面
书名:新诗与汉语智慧
作者:姜耕玉
页数:342
定价:¥58.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64146849
PDF电子书大小:4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诗与汉语智慧》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