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设计

本书特色

[

  《绿色城市设计(第2版)》是有关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方面的专著。全书系统地从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视野来探索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图景,在分析和把握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简要回溯其思想渊源与历史演进历程,并就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展开初步探讨,之后进一步提出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生态策略、方法与决策管理机制。*后,从案例研究出发,在实践中再检验和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018年笔者进行了修订再版工作。
  《绿色城市设计(第2版)》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理论、方法和应用并重,适用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气象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建设管理者阅读,也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目录

总序前言0绪论0,1研究背景0.1.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0.1.2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0.1.3 城市与建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使命0.2 研究现状与动态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0.2.2 综合评述0.3 研究方法与思路0.3.1 研究的方法与目标0.3.2 研究的基本思路1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概念解析与基本原理1.1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概念解析1.1.1 概念界定1.1.2 相关概念解析1.2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内涵与特征1.2.1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内涵1.2.2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主要特征Ol1.3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1.3.1 整体关联原理1.3.2 系统层级原理1.3.3 自然梯度原理1.3.4 技术适宜性原理1.3.5 人类需求适宜性原理2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思想渊源与历史演进2.1 农耕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城市建设思想2.1.1 农耕时期城市建设思想产生的背景2.1.2 农耕时期城市建设思想的发展沿革2.2 工业化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思想2.2.1 工业化时期城市设计思想产生的背景2.2.2 工业化时期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沿革及主要理论2.2.3 工业文明的悖论2.3 后工业化时期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思想2.3.1 资源——城市发展亟待逾越的“门槛2.3.2 技术——城市发展的”双刃剑2.3.3 环境伦理学——为“可持续发展”而改变的生活模式3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1 气候的成因、分类与组成要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1.1 全球气候的成因3.1.2 城市气候的总体特征与类型3.1.3 气候的组成要素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2 地形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2.1 地形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2.2 城市选址和建设中的地形应对原则3.3 开放空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3.1 城市开放空间的环境要素及其作用机理3.3.2 开放空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3.3 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3.3.4 案例研究3.4 人工要素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1 建筑物密度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4.2 街道(建筑群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3 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3.4.4 其他细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其城市设计应对原则4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 不同层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1 区域一城市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 ,2片区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3 地段级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1.4 案例研究4.2 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1 湿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2 干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3 冬冷夏热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4.2.4 寒冷地区的城市设计生态策略5城市设计生态策略运作中的决策管理6实践与教学7结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绿色城市设计

书名:绿色城市设计

作者:徐小东,王建国著

页数:231页

定价:¥59.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1

ISBN:9787564181550

PDF电子书大小: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绿色城市设计》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