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生活·梦–霍庄散文集

节选

[

  《电影·生活·梦:霍庄散文集》:  剧本《盛夏》在《电影创作》1984年第5期发表以后,首先引起了青年读者的强烈反响,写来不少信和稿。他们一致肯定剧本引导青年自学向上的积极意义,也提出不足之处要作者修改,我们乐意在读者与作者之间建立这样的桥梁,以便检验作品,促进创作。下面是作者的“总复”。(《电影创作》编辑部)  《盛夏》发表以后,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在肯定剧本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不少切实存在的问题。编辑部让我们对读者的关心作一“总复”,使我们有机会将想写进居蟀而没写进去,想写好而又未能写好的地方做一番补缀,真是再好不过了!  说实在的,在我们把《盛夏》稿子交给编辑部的时候,是信心不足的。这主要因为我们对剧本的关键环节还缺乏表现手段:盛夏为了学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结果,虽未成“材”,却大大提高了她的素质……而这一点,我们没有诉诸形象的表现。我们是靠了一本日记,用主人公“简单”“说”的办法“对付”的。除此而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如开头和结尾比较一般,人物发展的个别层次有欠清晰,某些细节、语言乃至文字不够准确,记者的设置过于落套,等等。我们之所以明知剧本不够成熟却还敢于把它抛出去,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剧本写到一半时我们又接受了厂里其它创作任务,几方面的事压得我们有些喘不过气来。二是对《盛夏》的关键环节感到在短时间内找不到解决办法,只能先放下来做一个冷处理,同时,听听读者的想法和意见。  我们的确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思考尚未成熟的作品,仅因还有几丝可取之处,就受到了这么多读者的关心。这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一位批评家说过的话——我们的读者既是宽容的,也是有水平的。这对我们实在是个难得的鼓励。  《盛夏》的构思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中产生的。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的傍晚。我在一个小饭铺喝啤酒,偶然遇到一些长头发、奇装异服的青年男女。开始,我有些讨厌他们。经交谈,对他们的经历(在动乱中长大,缺少文化;上山下乡,几经周折才调回城里,等待他们的又是待业;那天他们是拿了**个月的工资,依照很久以前在期盼当中的约定来这里痛饮相庆的)渐渐产生了同情。酒至半酣,我同他们谈起了读书、理想等诸多问题。不期,他们一个个眼里竟泛起了泪花!其中一个告诉我:“师傅!不瞒您说,我要不想念书,不想上大学,我是××养的!我在小学一直是大队长,中学一直是团支部书记……”说完,在酒兴中竞憋不住伏向桌头,抽动双肩,哭了。  我深深地为他们的情绪所感染,劝说道:“你们可以自学呀!”  他们却在对我历数了一番他们的环境和处境后,反问道:“学,有什么用呢?”  我说:“学,总归有用!”然而,话一出口,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回答实在过于苍白无力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回答他们呢?这引起了我深长的思索。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夜。我同宿舍大院的青年们一起乘凉、交谈。我又一次提出自学的问题。没想到,他们也是用了与前几乎完全相同的口气和语言问我:“学,有什么用呢?”我发现,这是目前青年当中一个相当普遍的想法。我们就是在多次遇到这样的规劝和反诘后,想到需要通过电影的形式来反映一下青年的学习问题的。  我们提出了一个自学成材的构思去同青年们商量。不期,他们的反映却是异乎寻常的冷淡。他们说:“自学成材,能有几个呢?”这一提法虽不无偏颇(自学成材的作品应该说对青年还是有激励作用的),却使我们很受震动。  我们又搞了一个方案:写一个青年工人开始连“称职”的水平都没有,不能胜任的痛苦使他想到自学,而终于成了一个好工人。  我们又去征求意见。征求的对象是一位女售货员。她说:“这对广大青年工人也许有些积极意义,可我们呢?”这是我们事先所不曾想到的。  就是在这些谈话中,我们才知道,北京市基于对首都的前景设想,以后不再发展工业。要有相当多的青年去做商业或其他服务行业的工作。就是在这次谈话中,我们才知道,在安置青年时竟有不通过考核,也不管你是否是人才,究竟有无特长,仅依当地的名额,就一股脑儿把某一地区的青年塞进某一商店或某一服务行业的事。(这实在是简便而又有“效率”的好办法!)  这位女售货员的提问和她所讲的情况,使我们的认识又进了一层:一定不能把学习的目的搞得过于“实用”,要有较大的普遍意义。自学,可以同一个人的本职工作直接有关,也可以同他的本职工作“无关”,重要的是在提高素质,于自学之中去寻求和创造自身的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前进相适应的人!  既然目前有这么多青年要在商业和服务行业工作,而这一领域的工作又常常被人视为“简单”和没什么可学。我们何不就从这里人手来塑造一个艺术形象,以她的经历去生动地说明,就是在这样的岗位上也需要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呢?  我们就是在明确了这样的思想后,才发现坐在我们面前的这位普通的女售货员已不是一个对我们的构思进行评判的朋友,而是一个有着珍贵的艺术价值的模特了!  她就是在动乱当中毕业的高中生,毕业后被分到一家副食商场做售货员。她考过两次大学,均未考上。现在虽早已超过入学年龄却仍在坚持自学,劲头儿一点未减当年。在言谈话语中,她给我们的印象*突出的就是特别有修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气质:文明、清醒,有理想,有追求,有自尊,完全没有浑浑噩噩与低级、庸俗的气味……这不正是我们所苦苦寻觅的吗?  然而,我们却没有这方面的生活。她一个人的经历,也难免局限;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去深入生活(到商店卖肉)和进行采访。虽然,*后完成的《盛夏》已同这位姑娘的经历相去甚远。  ……

]

内容简介

[

  霍庄自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子北影厂后,曾在厂内担任剧团演员、译制片室配音演员(配音达几十部之多)、英语翻译,(其间曾从英语转译过罗马尼亚影片《爆炸》)、政工干部、文学部编辑、编剧、制片人等职;先后编、导过电影《残雪》、《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月牙儿》、《无名三侠客》,儿童片《魔鬼发卡》等十部作品。  《电影·生活·梦:霍庄散文集》分为创作谈、随感录、追忆名师、浅议中年艺术家、家族篇六个部分构成。

]

作者简介

[

  霍庄,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做演员、配音演员、翻译、编辑、编剧、导演,体制改革后经原广电部、电影局批准,成立以个人命名的工作室,霍庄为“霍庄工作室”负责人,即制片人。2001年退休后至今,一直在民办大学和备考学校教授剧本创作、导演和表演。其间,将30多名学生送入了理想的艺术院校。

]

目录

序言**部分 创作谈为了迎接春天——创作《残雪》的初衷致读者再致读者——《盛夏和她的未婚夫》主题琐议《无名三侠客》创作谈谈影片《魔鬼发卡》与学习《两个小鸽迷》改编记关于《会唱歌的土豆》大山情——《月月》拍摄散记我的梦第二部分 随感录访美杂谈在卡塔赫纳电影节我的书房劳动实习之歌——整理旧稿偶得为微力量艺考学校而作第三部分 追忆名师(一)宋庆龄与电影《风暴》和《小花》钟惦棐与电影《残雪》愧对恩师两见夏衍深切怀念周巍峙、王昆两位导师远远近近看荒煤我与司徒慧敏的一面之识怀念汪洋从汪洋的用人说开去第四部分 追忆名师(二)记水华的几段往事水华在“四清”水华导演谈儿童片《魔鬼发卡》《边城》与凌子风的“变法”简谈凌子风晚年创作辉煌期的形成过程——为凌子风导演辞世一周年而作凌子风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只恨时光不倒流“我爱这美丽的世界”——凌子风百年冥诞祭凌子风与格利高里·派克和琼·芳登的一次会见忆钱江我们心中的朱今明谈话实录话秦威孙道临演《李四光》关于侯宝林先生“打雪柳儿”的一桩公案谈侯宝林先生对电影事业的贡献侯宝林先生二三事侯宝林先生与粮食写喜剧,学侯公——试论侯宝林先生的作品对影视喜剧的影响浅议侯宝林先生表演艺术中的书卷气第五部分 浅议中年艺术家技巧是表演艺术的灵魂——记斯琴高娃在《月牙儿》中的表演小品也能深刻——浅议陈佩斯的小品盛中国的感恩情结浅议黄磊的表演艺术——在2004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年会上的发言坚强乐观的张连文老牛还是老牛——记著名演员牛振华第六部分 家族篇在霍氏家族研讨会上关于家训的发言写在母亲节的忏悔我的父亲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忆我的岳父没有结论的争吵姐夫表舅大后仓10号小心吉普车!后记

封面

电影·生活·梦--霍庄散文集

书名:电影·生活·梦–霍庄散文集

作者:霍庄

页数:435

定价:¥66.0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06048655

PDF电子书大小:6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