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节选

[

**章 从自然生态到文化生态
 1.背景
  正当我们跨越通往21世纪的门槛时,世界上出现了两大生态保护潮流:一是全球自然生态保护潮流,二是世界文化生态保护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我们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保护地球的自然生态,就会失去物质的家园;同样,我们如果再不努力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就会失去精神家园。如果说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使地球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成为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使人本身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艺术在调节人的精神生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有人类的那天起,人就不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以及想象的力量,形成对现实的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的意象。这些意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总是处于一种变幻不定的状态中,唯有通过艺术的再现或表现,变成鲜明的形象,它们才能变得清晰和稳定。正是在为这些变幻不定的意象赋予形式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自我,发展出了清晰的自我意识,强化了对自我的认识和控制,进而对周围环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和科技向信息时代的飞速迈进,视觉形象和声音形象开始进入世界的各个角落,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感受、筛选、解读和创造这些形象的艺术能力,随之成为这个社会所看重的综合性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这种新型素质的人才,全球教育日益重视艺术课程的建设,出现了“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识。
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具有艺术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渴求,促使艺术教育自身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各艺术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在这一综合趋势的推动下,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堂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开始相互渗透。这一“生态式综合”趋势使人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由仅仅重视艺术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
——由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过程转向研究人的感性生成、理解和反思过程。
——由有限性的知识把握转向无限性的人生理解。
——由单纯的集体性教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个人选择、个人参与和个人创造。
——由孤立性的单科教学转向探讨艺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不同艺术的共同美学价值,研究如何使各种艺术相融,以发展学生的通感能力,使其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发生综合作用。
——由机械的学段划分转向充分研究义务教育各个阶段以及义务教育阶段与幼儿阶段以及高中、大学阶段艺术教育的衔接,建立整体艺术教育观念。
——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如家庭、艺术社团、美术馆、音乐厅、民俗艺术活动场所),并把这些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
由此而形成的艺术课程为学生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充满奇妙幻想的艺术世界和人生境界,由此激发出来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形象必将产生震撼学生心灵的力量,并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学生的品德、人格和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思维和创造力,都会在这种新型艺术课程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这种新型艺术教育的共识: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种智能——不仅激发人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还能开发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一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一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在按照生态规律施行的综合性艺术教育中,人的每一种智能都不是孤立的,各种智能相互交叉、相互对话和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智慧和新型人格。
由此而造就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正是这个信息社会欢迎的人才。在这一社会中,仅具有某一种专业知识的人不再被视为智慧的人。因为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专门知识可以发展成智慧,也可以损坏智慧——如果仅仅是把各种知识硬塞进头脑,每种知识在头脑中各占一格,互不联系,知识塞得越多,心灵中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判断的领地就越小。当头脑完全被塞满时,智慧就失去存身之地。现代智慧是信息与自我在头脑深层碰撞出的明丽火花。只有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在人的头脑中相互联系和对话,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这种智慧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发现”的人。
2.当代生态学的启示
在这个不同领域的理论和事实相互联系和相互启发的时代,当代教育学从哲学和生态学中得到大量启示,一个提倡师生对话和互动、多学科互补的生态式教育观正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型教育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强大的哲学、生态学理论基础的,更有事实作为依据。
2.1 世界存在的真相
大量事实证明,由于地球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土地沙化速度日增,环境污染严重,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每天几百种的速度减少,而物种的减少又导致了地球生命力的日益降低。按照生态学的原理,生命的繁衍生长是靠不同物种之间的共生和互生来支撑的。正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刘易斯所说,地球上的微生物,“大多数不能单独培养。它们在密集的、相互依赖的群体中共同生活,彼此营养和维持对方的生存环境,通过一个复杂的化学信号系统调整着不同物种间数量的平衡”。
  “地球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球状生物,其所有的有生命部分是以共生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生物结成群落,群落结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成生物圈,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真相”。
很明显,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生物体,其生命力表现为其自身生命的交替和延续能力,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可持续发展又来自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持。物种越多,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机会就越多,而机会越多,产生新的生命和物种的机会也就越多。
2.2 马克思的解释
这一生态原理不仅在现代科学中日益得到证明,在古今哲学,如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箴言中,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中都得到强调。马克思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同今日生态学家一样,特别强调自然中“物物相需”的关系。他论述说,太阳是植物依赖的对象,植物离开太阳就无法生长,是太阳保证了其生命——但与此同时,植物也是证明太阳之巨大力量的对象,因为只有植物的成长才表现出太阳之焕发生命的力量。不仅自然事物“物物相需”,人作为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与整个自然以及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相互依赖、互生和共生。当然,与其他事物相比,人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自然生物。一方面,人也同其他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感性的、有血有肉的,因而受其他事物的限制和制约。举例说,人生活在自然中,人要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相互交换,不断地与自然中的其他事物相互作用和联系。所谓人的生理生命和精神生命与自然紧密相联,说到底不过是自然不同部分之间的相联,因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一方面与其他生物有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不同于其他动物。人与动物的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其取得延续生命的食物和能量的方式上。人的独特性表现在制造和使用工具和语言的能力。动物的工具多是自己的身体的某些部分,在改造和影响自然方面无多大作为。人就不同了,他是通过社会合作和大规模使用工具而改造自然的。当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类组织其工具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方式各不相同。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历了集体狩猎式,园艺式,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上述各种生产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改造了自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要点,是它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史的研究。在马恩看来,早期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区别就在于它们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同。游牧社会是游走性的,其游走是为了从自然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农业社会是定居性的,这个社会的特点是人占有土地,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为自己的生存服务换句话说,在农业社会中,人类必须改造自然,利用本地区的气候、地理、植物和动物,为自己服务。这种定居社会的本质是把土地当成一个巨大的生产车间,以人类劳动为一方,以土地(包括土壤、水分和作为劳力的牲畜)为另一方,二者相互作用,以维持人类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土地开始作为私有财产自由买卖,但人们拍卖土地完全是为了盈利。马克思指出,土地本来是人类的一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此时却成为贩卖的对象。这意味着,人类已经到达自我异化的顶点,因为贩卖土地无疑等于贩卖自我。更严重的是,在资本主义对土地的盈利性占有中,所有来自土地的原材料,如煤炭、石油、石头、矿藏等自然矿藏,都变成自然赠送给资本主义的丰厚礼物。自然生产出它们,资本主义又通过付钱给劳动者,让他们反过来改造自然。同样,自然力量,如水、蒸汽和电力等,本不需花费什么,但它们也像劳动力一样,被资本主义驱使和剥削。
但是,对自然的改造却带来意料不到的后果。正如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和实践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影响其他事物,反过来又受其他事物的影响。当人类变得飘飘然,认为自己有能力主宰自然时,这种征服却为人类带来有害的后果。举例说,当山羊在希腊的山坡上吃草时,就阻碍了植被的再生。当那些来到希腊岛屿的航海者把山羊和猪引进来时,就破坏了希腊土地的植被,进而激发了庄稼和牧草的种植。可惜的是,这些物种淹没了当地的物种,甚至消灭了粮食的野种祖先。在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那些砍掉森林种植庄稼的人决没有料到,他们在种植庄稼的同时又消灭了土地赖以保护水分的植被。那些砍掉了阿尔卑斯山树林的意大利人决没有料到,他们砍伐森林的同时就已经破坏了他们刚刚引进的牛奶工业依赖的水源,与此同时又制造了淹没下游平原的条件。
恩格斯警告说,这一切都向我们证明,我们绝不可能像一个征服外国领土的征服者那样去征服自然。对于自然来说,我们不是外人,我们与自然是一体的,我们的血肉和大脑,都属于自然,我们就生活在自然中。所谓主宰自然,在于我们优于其他动物,并能认识它的规律和正确运用它的规律。但是,我们越是了解自然规律,越是了解人类行为造成的后果,就越是了解到,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在精神和物质、人与自然、灵魂和身体之间没有内在的矛盾。关于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等的二元对立的思想观念,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并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中得到强化,又进一步被17世纪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确定为法典。解除这种二元对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也是今日生态主义者奋斗的目标。
2.3 社会生态学的解释
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流行的社会生态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很多一致的地方。这一理论不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那儿吸收营养,而且从以往的部落社会和东方文化中吸收营养,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危机的分析中吸取思想营养。在许多社会生态学家看来,健康的地球生态来自于自然、过程、多样性、自发性、自由和整体性之间的平衡。社会生态学的理想是消除一切等级,包括生态中的等级和社会中的等级。在社会生态学看来,未来的生态社会将会重新采取史前原始社会的那种基本是有机的和无等级的关系模式。作为一种有机的社会,史前社会的人虽然存在着年龄、性别和血缘等方面的差别,但人们从不把自己看成高于或低于非人类的自然。在那时的人看来,人就生活在自然中,与自然是一致的和平等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虽有区别,这种区别也全都服从“统一”,即黑格尔所说的“多样性统一”或“各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举例说,如果男性在公共事业领域中起“决定者”的作用,女性就会在家务中成为“决定者”;如果女人在烹调和园艺方面起中心作用,男人就会在狩猎方面起中心作用。二者总是达到平衡。
但遗憾的是,这种原始的有机平衡以后并没有维持下去。随着男性的权威和威望日益增强,原始时代的有机统一的社会形态渐渐解体,等级性摧毁了原始的平衡,男人成为妇女和孩子的主宰。随着战争的增加和穷困的加剧,主宰者和被主宰者、低等人和高等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这种非平等的文化在后来的社会中一直延续下去。到今天为止,主宰者和被主宰者的区别以及其他各种等级差别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脑力劳动压倒体力劳动、工作压倒休闲、理性主宰感性等。社会生态学声称,它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所有这些二元对立的状况,使未来社会恢复原始的社会生态平衡。
具体说来,在未来社会中,主宰、控制和等级将被平等与自由代替,各种分裂和对立将由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联系代替。史前人的世界观,尤其是史前人的生态意识将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将会继续下去,但必须与一种符合生态学的生活方式融合,使人类越来越看重人类和非人类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社会生态学所提倡的这种“自由生态”观念,主要植根于一种“生态整体”概念。按照这一概念,整体永远大于其各部分相加之和(或者说1加1永远大于2)。
社会生态学高扬的“多样性统一”,则意味着生命过程的展开和发展:花蕾总是被花朵取代,花朵进一步被果实取代,*后的“统一”是在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时的基础上获得。
  ……

]

内容简介

[

本书系统阐述了生态式教育思想理论,并全面介绍了生态式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系等。

]

作者简介

[

滕守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学院特聘教授、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美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艺术课程国家实验教材主编,《中国艺术教育》杂志主编。曾任英国杜伦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客座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著作有《审美心理描述》、《中国怀疑论传统》,《艺术与创生》等。主要译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等。主编《生态式艺术教育示范丛书》(共16种)等图书。

]

目录

导语 “爱”——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灵魂前言 回归生态**章 从自然生态到文化生态第二章 生态视野中的艺术第三章 全方位、多视角的欣赏与批评第四章 艺术课程与联通第五章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操作第六章 多元评价与反思第七章 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回放附录1 略谈20世纪美学与艺术的转型附录2 设计与自我设计——后现代人的必修课附录3 对后现代现象的思考附录4 关于“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对话附录5 艺术评论附录6 学人点评后记

封面

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书名: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

作者:滕守尧 著

页数:399

定价:¥54.3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7183600

PDF电子书大小:6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百度云下载:http://www.chendianrong.com/pdf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