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
本书对我国乡村自治的历史沿革、发展变迁进行了系统而多视角的阐述,客观、立体地再现了近代以来乡村自治的整体面貌。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关照现实,对于当代中国的乡村自治问题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分析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关系演变的本质和规律;比较我国乡村依法律、依政策自治的优劣和利弊;分析现行以直接民主为特征的乡村自治过渡到以“协商”为内容的间接民主自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比我国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立法资料,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乡村自治模式和立法建议。
]
作者简介
[
p> 王圣诵,1955年生,山东青岛人,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为青岛大学
法学院院长、教授,青岛市拔尖人才。
山东省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学科
带头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物证技术
应用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了“县级
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乡(镇)
政府与村民自治关系研究”、 “基层民
主制度研究”、 “关于庭前程序制度的
调研”等研究课题。已出版学术论著《中
国自治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年版)、 《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
目录
绪论 **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状况和评价 第三节 研究条件、方法、思路和基本观点 第四节 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的学术争鸣 第五节 主要内容**编 专制统治下的自治 **章 清末民初乡村自治理论与实践 **节 晚清时期 第二节 民国时期 第二章 乡村自治组织分析 **节 乡村的乡、里、保、甲等组织领导人的来源、能及其社会地位 第二节 乡村的乡、里、保、甲等组织的性质及其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 户政制度 **节 户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户、家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家族向心于国家而边缘家户的原因 第四章 传统家国法律关系 **节 国家制定法与家族法、乡规民约的渊源关系 第二节 国家制定法与家族法、乡规民约的法理关系 第五章 士绅阶层分析 **节 士绅乃四民之首 第二节 乡绅协同封建国家实现对乡村统治 第三节 商绅自治展开近代社会新纪元 第六章 名为自治实则专制制度下的自治 **节 清末民国乡村自治的评价 第二节 清末民国对乡村施以综合治理第二编 身份制自治 第七章 专制制度下“户”走向崩溃 **节 农户的破产与革命 第二节 从“户”到公民 第八章 乡社合一模式 **节 农民融入国家政治生活 第二节 人民公社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身份制自治 **节 “人民公社”和农民的关系 第二节 身份制的农村户口 第三编法律指导型向协商政治型自治转变 第十章 法律指导型自治 **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法律指导型自治的意义 第十一章 乡镇政权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实践 **节 乡镇政权权力改革回顾 第二节 乡镇政权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的矛盾不是农村的主要矛盾 第十二章 《村委会组织法》执行困境 **节 乡镇政权权力与法律规定的冲突 第二节 法定的村民自治权利与政策及法理的冲突 第三节 村民自治权利与共产党执政权的关系 第十三章 社团和各类企业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与作用 **节 社团和各类企业是乡村政治参与的主体之一 第二节 现行法律对社团和各类企业参与村民自治的限制及其解决 第十四章 协商政治自治制度设计 **节 村民自治而非村民委员会自治 第二节 实行间接民主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法的修改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
作者:王圣诵著
页数:281
定价:¥3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010076645
PDF电子书大小:6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