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
内容简介
[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基础,以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为背景,以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为重点,兼及布哈林、托洛茨基、斯大林及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在谱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下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文化话语权问题、“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文化民主问题、毛泽东与“以文化人”;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期的文化问题及邓小平的文化价值诉求问题,提出了20世纪社会主义文化矛盾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梳理和阐述了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作者简介
[
黄力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出版的个人专著主要有:《信仰与超越:卢卡契文艺美学思想论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先进文化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历史实践与当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文化帝国主义批判》(日本岩佐茂等主编:《全球化哲学》,日本创风社2006)。
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60年代:中国与美国文化革命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冬季号)、《理性的异化与现代文明的极限》(《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巴黎手稿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目录
导言 现代性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
一、现代性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意欲何为
二、现代性亟待呼唤文化理念的突破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对现代性的回应
**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化理论遗产之一:意识形态论
一、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源头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及其理论构架
三、“文化大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文化哲学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文化理论遗产之二:文化研究方法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观所体现的方法论
二、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三、晚年马克思与恩格斯:文化唯物史观的扩展
第三章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实验室
一、预言俄国:“1793年为之逊色”
二、马克思主义输入俄罗斯的特殊文化背景
封面
书名: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
作者:黄力之 著
页数:358
定价:¥4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010101859
PDF电子书大小:11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