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经济-徐焰讲军史

本书特色

[

回顾人类千年的文明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阶级相互间征战不断,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过去有的解释是当权者的贪欲和恩怨,有人说是宗教和信仰差异,甚至还有人认为女人是红颜祸水 ??其实,若透过种种历史事件的表象,分析内含的深层次原因,就能看出:人类战争的发端都是经济原因,打仗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争夺人口、财产和土地资源的控制。不论军事斗争的手段怎样千变万化,这个根本原因却是从古至今始终如一。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战争与经济的视角解读历史,透过种种历史事件的表象,分析内含的深层次原因,就能看出:人类战争的发端都是经济原因,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

作者简介

[

徐焰,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军事思想和军事历史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少将。现兼任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历史分会副秘书长,先后曾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川大学、延安干部学院等十几所院校的兼职教授;连续三次被评为国防大学杰出教授;“全军优秀教师”称号和“全军杰出科技人才”奖获得者。曾在沈阳军区边防总队任过战士、班长、宣传干事、副指导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军事院校工作,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访问学者。二十余年来单独撰写的学术著作已出版二十余部,有些还被翻译成日、英文出版,有的著作还获全军科研一等奖、中国图书奖和解放军图书奖。还撰写过几十部电视片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播出。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特邀嘉宾,并发表过一些美术作品。

]

目录

目录讲述现代公民社会需要的战争史(自序)进行战争的动因和基础——经济**章 夺地掠人劫财引战端原始社会是人吃人社会,俘虏往往成了食物 奴隶社会战俘能活命,有组织的掠夺形成战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战争残酷程度有所降低 商鞅以首级评功鼓励杀戮,秦政残暴终致 “二世而亡 ”第二章 农业经济能决定中国古代战争的成败 东周以前常备军很少,交战时期通常当天决胜负 秦朝亡于过量的兵役、劳役,西汉由征兵发展为募兵 东汉财权下移导致军阀壮大,董卓进京引发天下崩坏 用兵多少要靠经济保障,古代军队数的记载常有夸张 第三章 曾国藩靠拦路收费发展湘军湘军建立时朝廷不能发饷,靠卖文凭、卖官获得资金得不到政府固定薪饷,便靠设 “厘金 ”即拦路收费 湘军裁撤成为大难题,靠分期付款等方式终于解决第四章 大英帝国为何靠海军越打越富 用海盗当海军,“黑吃黑 ”的打劫搞到船炮之资 打败 “无敌舰队 ”后成为强国,接着再斗 “海上马车夫 ”特拉法加一场海战,抵消了拿破仑所有陆上胜利 英国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后来却走向经济衰落 第五章 争夺市场为何会导致**次世界大战 德国人发动战争并非天生好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黩武有欧洲*强的尚武精神,“第二帝国 ”建立后震惊欧洲科技先行推动经济,德国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建立 “大舰队 ”挑战英国,海陆并重导致分散了力量 布尔战争令德军作出误判,威廉敢于发动战争第六章 关东大地震怎样刺激了日本“开拓满蒙” 关东大地震天灾引发屠杀,又成为驱动侵略的动因 “大陆政策 ”瞄准满蒙,军事经济手段并重 日本严密控制溥仪,积极准备占领东北 面对经济危机冲击,日本军部发动 “九一八 ”事件第七章 经济危机怎样促使希特勒上台 一战结束种下二战种子,德国复仇情绪推出希特勒 民族癫狂造就法西斯主义,退伍下士竟然组建纳粹党下士希特勒发起暴动,上将鲁登道夫充当后台 经济危机使纳粹得票大增,财团、军队支持又是关键 第八章 经济落后于德国的苏联为何能生产出更多武器 希特勒事先轻视苏联,开战后二十几天便感到后悔苏联建立起强大的重工 —军工业,战前军费投入巨大为保卫祖国苏联人忍受困苦,勒紧腰带保障军工希特勒为保证掠夺战争的士气,要求国内消费品生产优先 注重实用而不求精,苏制武器产量高于德国 “冒烟铁筒 ”迫击炮成主角,简易武器仍形成火力优势

封面

战争与经济-徐焰讲军史

书名:战争与经济-徐焰讲军史

作者:徐焰

页数:164

定价:¥2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010124193

PDF电子书大小:9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战争与经济-徐焰讲军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