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考论
本书特色
[
《水浒传考论》是著名学者张锦池先生继《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红楼梦考论》、《西游记考论》的又一力作。《<水浒传>考论》分为上、中、下篇。上篇对故事源流进行考释;内容包括一支流动的盗侠武装——北宋末年宋江起义考实;乱世忠义的颂歌——宋元水浒故事思想倾向考释;两宋“忠义人”的英雄谱——水浒故事《水浒传》文化特征考辨;《水浒传》原本无征辽故事考——兼说《水浒传》原本的回数。中篇对思想艺术做分析,包括《水浒传》原本无征辽故事考——兼说《水浒传》原本的回数;“群山万壑赴荆门”——《水浒传》结构形态考略;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论宋江艺术形象的演化;说断了尾巴的“蜻蜓”仍是“蜻蜓”——《水浒传》思想性质小考。下篇是比较研究,论《水浒传》的治平理念——与《三国演义》比较谈;论《水浒传》的神道设教和审美特征——与《西游记》比较谈;论《水浒传》的“明德”观念——与《红楼梦》比较谈;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人伦观念——以《水浒传》为中心比较谈。
]
作者简介
[
张锦池,1937年2月生,江苏省靖江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著有《红楼十二论》、《红楼梦考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西游记考论》、《中国古典小说心解》、《漫说西游》等多部及论文多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红楼梦》新校本注释者和注释定稿者之一。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获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获龙江文化建设终身荣誉奖。社会职务有: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编委、《红楼梦学刊》编委等。
]
目录
序言前言上编 故事源流 **章 一支流动的盗侠武装——北宋末年宋江起义考实 一 引言 二 规模甚小,骁勇善战 三 纵横数省,踪迹无定 四 不假称王,而呼保义 五 降而复叛,叛而被擒 六 三点结论 第二章 乱世忠义的颂歌——宋元水浒故事思想倾向考释 一 引言 二 从水浒故事的应运而生看问题 三 从水浒故事的“说话家数”看问题 四 从水浒故事的演化轨迹看问题 五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两宋“忠义人”的英雄谱——水浒故事与《水浒传》 文化特征考辨 一 以“忠义人”的襟怀写“忠义人” 二 绿林与官府的关系:“盗比官好” 三 英雄与仇人的关系:“斩草除根” 四 英雄与钱财的关系:“劫富自济” 五 英雄与女性的关系:“阴人不吉” 六 英雄们对生死的抉择:“求生取义” 第四章 《水浒传》原本无征辽故事考——兼说《水浒传》 原本的回数 一 引言 二 明代中后期的一般说法 三 “五四”以后的主要说法 四 说“征辽”故事是伪墨 五 考辨征辽之真伪的意义 六 结论和余论 中编 思想艺术 第五章 乱世忠义的悲歌 宗宋情结的哀歌——《水浒传》 创作本旨考实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啸聚”不忘“廊庙” 三 “顺天”出于“护国” 四 “颂圣”亦是“诮圣” 第六章 “群山万壑赴荆门”——《水浒传》结构形态考略 一 引言 二 说“群山”:一百零八将的行踪 三 说“主脉”:宋江其人的人生道路 四 说“荆门”:前为梁山泊,后为蓼儿洼 第七章 千古蓼洼埋玉地 落花啼鸟总关愁——论宋江艺术 形象的演化 一 势成鼎足的三说 二 宋江是怎么“落草为寇”的 三 宋江是怎么“把寨为头”的 四 宋江是怎么“接受招安”的 五 宋江接受招安后的结局如何 六 结论 第八章 说断了尾巴的“蜻蜓”仍是“蜻蜓”——“金本”《水浒传》 思想性质小考 一 引言 二 也谈书名“水浒”的含义 三 也谈《水浒传》的“楔子” 四 也谈《水浒传》的思想内核 五 结论和余论 下编 比较研究 第九章 论《水浒传》的治平理念——与《三国演义》比较谈 一 引言 二 意主忠义,旨归劝惩 三 以义济忠,以忠齐义 四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五 结论和余论 第十章 论《水浒传》的神道设教和审美特征——与《西游记》 比较谈 一 引言 二 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说 三 文化特点:借“神境”,说“人间” 四 叙事功能:神谕圣谕乃作者自谕 五 文化心态:“放眼古今,拿来主义” 六 审美特征:以宗教光环为表,以尘俗治平为里 七 结论和余论 第十一章 论《水浒传》的“明德”观念——与《红楼梦》比较谈 一 引言 二 “明德”说的由来 三 “明德”观念与《水浒传》 四 “明德”观念与《红楼梦》 五 童心之国与常心之邦 六 结语 第十二章 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人伦观念——以《水浒传》 为中心比较谈 一 小引 二 说《水浒传》的君臣观 三 说《水浒传》的父子观 四 说《水浒传》的夫妇观 五 结论和会论附录ⅰ 舒芜先生的信附录ⅱ 借神道说人道——说《水浒传》的艺术特征和价值取向 一 引言 二 说天罡地煞的“神性”与“魔性” 三 说“神谕”和“圣谕”实即作者自谕 四 说梁山好汉的三段式生命历程 五 结论和余论附录ⅲ 宋人“说话四家数”考论一试论宋人“说话四家数”的 分类标准 一 引言 二 宋人“说话四家数”的分类方法 三 小说和银字儿是否为同一概念 四 合生和商谜以及说诨话等小型伎艺是否属于“说话”伎艺的一种 五 结论跋语后记
封面
书名:《水浒传》考论
作者:张锦池
页数:244
定价:¥3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010132075
PDF电子书大小:8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水浒传》考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