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
本书特色
[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研究中外文学关系与经典重释的代表性成果,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涉及中外文学关系的学科属性及阐释策略、学术史、编年史、史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并立足于思想史语境反思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专题研讨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既从总体上呈示了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揭示出英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他者想象与文化利用;也分别阐述了几位英国作家、批评家对中国文化的选择、借鉴与接受特征;并考察了中世纪《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塑造,以及英国作家之中国叙事在西方殖民帝国认知网络上的防火墙功能,及其构成东西方跨文化交往障碍的深层忧虑。第三部分选择了几篇涉及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的论文,全面呈现出华兹华斯、狄更斯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的行行足迹,并展示了王国维与英国作家的文学因缘。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文学经典的重读再释,并提出了从思想史语境阐释文学经典的问题、路径与窗口,并进一步拓展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空间。
]
作者简介
[
葛桂录(1967-),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学科负责人,文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中英)文学关系与英语文学思想史,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过《中英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新中国英国文学研究60年》《百年来中国文学英语国家传播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术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3项。
]
目录
文学关系研究:学科建构与方法反思 中外文学关系的史料学研究及其学科价值 中外文学关系编年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科属性、现状及展望 中英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进程及阐释策略 思想史语境里的他者形象研究——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的反思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欧洲中世纪一部*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论哈罗德·阿克顿小说里的中国题材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shanghal、毒品与帝国认知网络:带有防火墙功能的西方之中国叙事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 文学因缘:王国维与英国文学 威廉·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史 查尔斯·狄更斯:一个圣诞老人的中国之行经典重读、比较及再释经典的路径 人,究竟有多大能耐?——重读《老人与海》 边缘对中心的解构: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新论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复归婴儿”观念比较 思想史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阐释——问题、路径与窗口附录 作者历年学术成果选编后记
封面
书名: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
作者:葛桂录
页数:366
定价:¥58.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010138725
PDF电子书大小:9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