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本书特色

[

陈道德、曾祥云编*的《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批准号:06BZX048)的*终成果。
全书共十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部分(**章),主要讨论了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得与失。第二部分(第二章),介绍了符号学这门新兴学科,使人们对符号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作为用符号学这种范式研究我国先秦名辩学的背景知识。第三部分(第三至六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名学。第四部分(第七至十章),用符号学范式研究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辩学。以往研究先秦名辩学的*作多以人物为线索,而本书则以问题为线索,使得问题的讨论*集中、*清晰、*有条理性。

]

目录

目录序
导论 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章 符号和符号学**节 符号第二节 符号学第三节 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第二章 名的实质、功能和分类序
导论 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章 符号和符号学**节 符号第二节 符号学第三节 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
第二章 名的实质、功能和分类**节 名的实质第二节 名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 名的分类
第三章 名实关系及其规范**节 孔子“正名”的意义第二节 《邓析子》《尹文子》和《管子》的名实观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名实观第四节 公孙龙“唯谓”的名实观第五节 荀子论用名的原则
第四章 命名理论**节 《尹文子》的命名思想第二节 公孙龙论兼名的构成第三节 荀子的命名思想
第五章 名与名之间的关系**节 《尹文子》的“自离”说第二节 后期墨家的“牛马非牛非马”论第三节 公孙龙论名与名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辩的对象、功用和分类**节 邓析论“辩”的功用与区分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对象和作用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实质和种类第四节 《吕氏春秋》论“辩”的目的和种类
第七章 辩的原则和要求**节 墨子论“辩”与“故”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原则和要求第三节 荀子论辩说的原则和要求第四节 韩非论辩言的标准和要求
第八章 辩的方法与谬误**节 邓析的“言之术”第二节 后期墨家论“辩”的方法与谬误第三节 韩非的“辩说之难”
第九章 先秦辩学余论**节 先秦辩学之余风第二节 先秦辩学与古印度、古希腊辩学之比较第三节 先秦辩学与西方逻辑之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收起全部>>

封面

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书名: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

作者:陈道德

页数:295页

定价:¥6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010165745

PDF电子书大小:3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符号学视野下的先秦名辩学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