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
本书特色
[
本书运用“个体—社会”的视角,以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初次就业差异、初次就业结果、就业质量、职业成就、城市社会适应等六个方面,探讨城乡背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不如城镇大学毕业生;农村与城镇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的准备、经过和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城乡背景是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农村在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不如城镇在职大学毕业生;影响农村和城镇在职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适应、职业收入、职位晋升的因素存在差异;城乡背景对在职大学毕业生的城市社会适应存在明显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书提出促进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内容简介
[
本书运用“个体—社会”的视角,以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初次就业差异、初次就业结果、就业质量、职业成就、城市社会适应等六个方面,探讨城乡背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不如城镇大学毕业生;农村与城镇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初次就业的准备、经过和结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城乡背景是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农村在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不如城镇在职大学毕业生;影响农村和城镇在职大学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适应、职业收入、职位晋升的因素存在差异;城乡背景对在职大学毕业生的城市社会适应存在明显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书提出促进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作者简介
[
肖富群,1975年生,汉族,湖南省永兴县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广两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广‘西社会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研究方法、流动人口发展、劳动与就业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重量、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7项,出版著作6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48篇,科研成果(含合作)获省部级奖励6次。
]
目录
●绪论●章 理论视角、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理论视角与基础●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三、研究对象与时间维度● 四、基本概念、变量及其测量维度● 五、数据收集●第二章 农村与城镇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差异● 一、两类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可能存在差异● 二、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农村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与家庭条件不如城镇大学毕业生●第三章 农村与城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差异● 一、两类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可能存在差异● 二、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不如城镇大学毕业生●第四章 城乡背景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结果的影响● 一、城乡背景可能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结果● 二、研究思路与设计●部分目录
封面
书名:城乡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
作者:肖富群 著
页数:286
定价:¥39.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7010190358
PDF电子书大小:7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城乡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影响》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