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生命科学通论/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
本教材为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编写,主要介绍相关的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反映生命科学**进展和成就,突出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重要性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全书包括7篇30章,内容包括细胞、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基础、生态与生态系统、生命的进化等。全书体裁新颖,内容完整,注重生命科学素养教育,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
内容简介
[
本教材为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设计编写,主要介绍相关的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充分反映生命科学近期新进展和成就,突出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重要性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全书包括7篇30章,内容包括细胞、遗传及其分子基础、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基础、生态与生态系统、生命的进化等。全书体裁新颖,内容完整,注重生命科学素养教育,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本书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和相关高校科学教育专业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参考用书。
]
目录
目录前言**章 绪论 1**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第二节 生命的物质组成 3第三节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9第四节 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0**篇 细胞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15**节 细胞膜 15第二节 细胞质和它的细胞器 18第三节 细胞核与染色体 26第三章 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32**节 细胞的物质运输 32第二节 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37第三节 细胞的信号传递 40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48**节 细胞周期 48第二节 细胞分裂 51第三节 细胞分化 55第四节 癌细胞 57第五章 细胞代谢 61**节 细胞与能量 61第二节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62第三节 细胞呼吸 66第四节 影响细胞代谢的因素 70第六章 细胞衰老与凋亡 72**节 细胞衰老 72第二节 细胞凋亡 76第二篇 遗传及其分子基础第七章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85**节 犇犖犃的结构与功能 85第二节 犚犖犃的结构与功能 90第三节 遗传密码子与蛋白质合成 92第八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 97**节 分离定律 97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102第三节 连锁遗传 104第九章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 108**节 染色体的结构 108第二节 染色体的功能 112第三节 染色体的异常 114第四节 性别决定与遗传 117第十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 121**节 基因与基因表达 121第二节 基因表达的调控 124第三节 基因突变 132第四节 人类基因组 134第三篇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141**节 动物的营养 141第二节 人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42第三节 营养缺乏与肥胖症 148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 152**节 动物的循环系统 152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154第三节 人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59第四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 162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 165**节 气体的交换 165第二节 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69第三节 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173第十四章 渗透调节和排泄 176**节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渗透调节器官 176第二节 肾的构造 179第三节 尿的生成 182第四节 尿的浓缩与稀释 184第五节 排尿及其调节 186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 188**节 神经系统概述 188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92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193第四节 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94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 202**节 概述 202第二节 人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07第十七章 免疫系统 215**节 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 215第二节 免疫系统 217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 219第四节 免疫应答 223第五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226第四篇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第十八章 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233**节 植物的组织与器官 233第二节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249第三节 植物的光合作用 253第十九章 植物的营养 258**节 植物的营养与生长 258第二节 植物养分的吸收与运输 261第二十章 植物的调控系统 265**节 植物激素 265第二节 植物生长的调控 270第五篇 微生物基础第二十一章 原核微生物 275**节 细菌 275第二节 放线菌 280第三节 蓝细菌 281第四节 支原体 282第五节 立克次体 282第六节 衣原体 283第二十二章 真核微生物 285**节 真核微生物的类群 285第二节 酵母菌 287第三节 霉菌 290第四节 蕈菌 291第二十三章 病毒 293**节 病毒的结构与组成 293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 296第三节 亚病毒因子 299第四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301第五节 几种常见病毒 303第六篇 生态与生态系统第二十四章 个体生态 309**节 生物物种及个体生态 309第二节 环境及生态因子 310第三节 几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313第四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及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319第二十五章 种群生态 323**节 生物种群及种群生态 323第二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324第三节 种群动态及调节 329第四节 种群的进化 335第五节 种内关系 337第六节 种间关系 340第二十六章 群落生态 347**节 生物群落及群落生态 347第二节 群落的基本特征 348第三节 群落的物种组成 349第四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 352第五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357第六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361第七节 地球上主要生物群落 363第二十七章 生态系统生态 369**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生态 369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述 370第三节 生态系统生物生产 378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 381第五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383第六节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84第七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89第七篇 生命的进化第二十八章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395**节 生命的起源 395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证据 399第三节 植物的进化 403第四节 动物的进化 410第二十九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417**节 人类的起源 417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 418第三十章 生物的多样性 422**节 物种多样性 422第二节 遗传多样性 425第三节 生态系统多样性 427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29参考文献 435索引 439
封面
书名: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生命科学通论/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编者:胡兴昌
页数:460
定价:¥9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030279101
PDF电子书大小:14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生命科学通论/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系列教材》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