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物学
本书特色
[
《保护生物学(译)》编译自richard b. primack编写的 essentials of conservation biology(fifth edition),系统阐述了保护生物学的范畴、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布和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引起的物种丧失和灭绝,种群和物种水平的保护,生态系统和景观水平的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学(译)》内容丰富、知识系统、逻辑合理、层次清晰。原著已经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出版,是目前国际上*受欢迎的保护生物学教科书。
]
内容简介
[
从这本新版的《保护生物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保护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如何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进展,特别是国际社会的努力。希望读者通过《保护生物学(译)》,对保护生物学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也希望《保护生物学(译)》对于政府和民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行动有所帮助。
]
作者简介
[
马克平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生物多样性》主编(2008—)、《植物生态学报》主编(1998–2008),“ForestEcologyandManagement”,“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生态学报》等杂志编委。近年来在积极推动生物标本数字化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全国生物物种编目、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平台建设等项目。已发表学术论著180多篇(部)。
]
目录
丛书序主编简介中文版前言(一)中文版前言(二)英文版前言第1篇 保护生物学的范畴和主要内容 第1章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 1.1 保护生物学是一门新兴科学 专栏1.1 保护生物学的多学科方法:海龟的案例 1.2 保护生物学的由来 1.3 新学科的诞生 第2章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1 物种多样性 专栏2.1 物种的命名和分类 2.2 遗传多样性 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专栏2.2 海藻林和海獭: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 2.4 结论 第3章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 3.1 地球上多样性*丰富的两个生态系统 3.2 生物多样性的格局 3.3 为什么热带拥有如此丰富的物种? 3.4 世界物种知多少 3.5 近年来发现的生物群落 专栏3.1 保护未知世界:热泉喷口及油苗生物群落 3.6 需要更多的分类学家第2篇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第4章 生态经济学和直接使用价值 4.1 为何进行经济价值评估? 4.2 评价发展项目 4.3 自然资源的丧失和社会财富 专栏4.1 黄石公园的工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业 4.4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 4.5 直接使用价值 第5章 间接使用价值 5.1 非消耗使用价值 专栏5.1 实现的预言:生态系统服务怎样成为头版新闻 专栏5.2 案例研究:得克萨斯蝙蝠值多少钱? 5.2 从长计议:选择价值 专栏5.3 微生物的巨大价值:绝对不能忽视1 5.3 存在价值 5.4 合理评估经济价值 第6章 环境伦理学 6.1 生物多样性的伦理学价值 专栏6.1 鲨鱼: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数量在骤减 专栏6.2 宗教信仰与自然保护 6.2 开明的自身利益: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发展 6.3 深层生态学第3篇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第7章 物种灭绝 7.1 过去的大灭绝 7.2 人类造成的大灭绝 7.3 背景灭绝率 7.4 岛屿上的物种灭绝率 专栏7.1 入侵种和岛屿生物灭绝 7.5 水生环境中的物种灭绝率 7.6 岛屿生物地理学和灭绝率预测 7.7 局部灭绝 第8章 物种对灭绝的脆弱性 8.1 特有种与灭绝 8.2 *易灭绝的物种 专栏8.1 受威胁的蛙和蟾蜍 8.3 保护级别 8.4 自然遗产数据中心 第9章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境破坏、破碎化和退化 9.1人 口增长及其影响 9.2 生境破坏 9.3 生境破碎化 9.4 生境退化和污染 专栏9.1 杀虫剂与猛禽:敏感物种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预警 9.5 全球气候变化 第10章 过度开发、入侵种与疾病 10.1 过度开发 专栏10.1 濒危的鲸鱼:种群数量能否恢复? 10.2 外来种入侵 专栏10.2 遗传修饰生物体(gmo)与保护生物学 10.3 疾病 10.4 入侵种与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0.5 结论第4篇 种群和物种水平的保护 第11章 小种群问题 11.1 小种群的基本概念 专栏11.1 麇鹿的有效种群与遗传多样性 11.2 影响小种群生存的其他因素 专栏11.2 亚洲和非洲犀牛:遗传多样性与栖恩地丧失 11.3 环境变化与灾变 11.4 灭绝漩涡 第12章 应用种群生物学 12.1 种群研究方法 专栏12.1 从学者到保护活动家——三位灵长类研究 先驱的故事 12.2 种群生存力分析 12.3 集合种群 12.4 物种及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 第13章 建立新种群 13.1 建立新种群的三种方式 专栏13.1 灰狼的回归遭受了冷遇 1 3.2 动物种群重建的成功经验 1 3.3 建立植物新种群 13.4 新种群的状态 第14章 迁地保护 14.1 迁地保护设施 专栏14.1 仅有关爱并不能拯救大熊猫 专栏14.2 种子储藏以及作物品种 14.2 结论第5篇 生态系统和景观水平的保护与恢复 第15章 保护地的建立 15.1 保护地的建立和分类 15.2 现有保护地 专栏15.1 凤凰群岛保护地:世界上*大的海洋公园 15.3 新保护地的创建 15.4 连接新建保护地与保护区网络 第16章 保护地网络设计 16.1 保护地的设计 16.2 保护地网络 专栏16.1 生态学家和房地产专家在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联合 16.3 景观生态学和保护地设计 16.4 结论 第17章 保护地的管理 17.1 将监测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17.2 识别和管理威胁 17.3 生境管理 专栏17.1 生境管理:成功保护濒危蝴蝶的关键 17.4 水域管理 17.5 关键资源的管理 17.6 管理和人员 专栏17.2 人与豹的共存管理 17.7 控制保护地内的活动 专栏17.3 北极野生生物管理和石油钻井能共存吗? 17.8 保护地管理面临的挑战 第18章 保护地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18.1 未保护生境的价值 专栏18.1 捍卫野生物种:保护行动在士兵中得以推动 18.2 城市地区的物种保护 18.3 农业用地的物种保护 18.4 多种用途的生境 18.5 生态系统管理 18.6 案例研究 第19章 恢复生态学 19.1 受损和修复 专栏19.1 许多小项目能够净化切萨皮克湾吗? 19.2 生态恢复的方法 19.3 案例研究 19.4 城市地区的恢复 19.5 一些重要生态系统的恢复 专栏19.2 美国基西米河(kissimmee river)的生态恢复:恢复被渠化的河流为自然状态 19.6 恢复生态学的未来第6篇可持续发展遇到的挑战 第20章 地方和国家水平上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专栏20.1 “绿色”能源有多清洁? 20.1 地方水平的保护 20.2 国家水平的保护 20.3 土著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专栏20.2 西南印度的人类友好式保护:成功与失败 第21章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途径 21.1 物种保护的国际协约 专栏21.1 大象的战争:休战结束了吗? 21.2 生境保护的国际协约 21.3 地球峰会 21.4 保护基金 21.5 国际开发银行的作用 专栏21.2 三峡大坝的成本有多高? 21.6 资金来源和项目 21.7 保护基金的有效性如何? 第22章 未来议程 22.1 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专栏22.1 保护教育:使下一代成为环保人士 22.2 保护生物学家的作用 专栏22.2 环境保护行动主义遭遇反对者附录ⅰ 部分环境组织和信息资源附录ⅱ 章首页图片说明附录ⅲ 词汇表附录ⅳ 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保护生物学
作者:普里马克
页数:553
定价:¥28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030404619
PDF电子书大小:15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保护生物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