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存在-学生模仿现象的教育学意蕴

本书特色

[

  模仿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甚至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建构具有根本的意义。而在教育领域,主流话语权致使模仿现象作为一个问题领域而长期遭到漠视。以学生的模仿现象为切入点,通过重建学生模仿概念,分析学生模仿活动的特征、类型与层次,揭示学生模仿活动发生的双重机制,提出学生模仿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帮助个体获得实践知识和深化意义理解,而且有助于实现个体自主能力的发展和创造力的萌发。教育者在全社会推崇“创新”的当下,尤其应该脚踏实地,恰当分析和处理学生模仿现象。

]

内容简介

[

中小学一线的教育教学人员、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

]

目录

目录序前言**章 学生模仿现象研究的现实问题 1**节 教育世界中的流行模仿观 1一、生物本能观 1二、复制效仿观 2三、观察学习观 4第二节 创造力培养研究批判 7第三节 学生模仿研究批判 9一、示范—效仿范式 10二、心理过程范式 11第二章 模仿概念解析 17**节 从词源角度理解模仿 18一、模仿的中文词源 18二、模仿的西文词源 21第二节 从学科语用视角解读模仿 25一、模仿即表征:经典文艺理论视角 25二、模仿即扮演:戏剧理论视角 27三、模仿即传播:社会学视角 29四、模仿即效仿:心理学视角 31五、跨学科梳理的启示 34第三章 人性论视角下的学生模仿概念 36**节 人性假设与教育 36第二节 人是模仿的存在 38一、人性模仿的进化论基础 38二、人性模仿的脑神经学基础 40三、人性模仿的发展心理学基础 42四、人性模仿的语言符号学基础 44第三节 学生模仿界定 49一、学生主体 49二、教育原型事物 52三、表现媒介 57四、交往关系 61第四节 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 67一、理想的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 67二、经验的学校环境与学生模仿 68第四章 学生模仿的特征与价值 70**节 学生模仿的特征 70一、工具性与审美性 70二、群体性与个体性 73三、自主性与他主性 76四、继承性与创新性 79五、统合性与特异性 80第二节 学生模仿的个体发展价值 83一、实践知识的获得 84二、理解活动的实现 86三、个体社会化发展 87四、个体创造力发展 89第五章 学生模仿的类型与层次 91**节 学生模仿的类型 91一、无意性模仿、他向性模仿与表现性模仿 91二、知识模仿、情感模仿与道德模仿 99三、体验性模仿、认知性模仿与制作性模仿 103四、消极模仿与积极模仿 109第二节 学生模仿的层次 111一、关于模仿层次划分的不同观点 111二、学生模仿的二水平与六层次 113第六章 学生模仿的机制 119**节 学生模仿过程分析 119一、模仿过程的多学科视角 119二、学生模仿的过程机制 122第二节 影响学生模仿的因素 145一、学生自我因素 145二、教育者因素 148三、文化环境因素 150第七章 基于学生模仿的教育者策略 154**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学校文化塑造 154一、打造德性校园文化 154二、营造知性校园文化 156三、塑造情性学校文化 157第二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师生关系构建 158一、平等公平,情感吸引 159二、德艺双馨,理智吸引 160三、身先示范,行为吸引 161第三节 基于学生模仿的教学原则 162一、认清学生模仿的实质,因材施教 163二、梳理学生模仿的类型,因境施教 164三、把握学生模仿的机制,因时施教 166参考文献 168后记 172

封面

模仿与存在-学生模仿现象的教育学意蕴

书名:模仿与存在-学生模仿现象的教育学意蕴

作者:邱关军

页数:173

定价:¥76.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030547569

PDF电子书大小:10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模仿与存在-学生模仿现象的教育学意蕴》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